“皇上,張居正求見。”馮保進來說道。
“宣他進來吧”
“臣張居正參見皇上。”
“免禮。”
“謝皇上。”
錢偉問道:“先生此來所為何事。”
“戶部給事中赫維喬等上奏,十萬兩銀子恐怕不夠開支,希望由宮中內庫調撥銀兩,拱謁陵開支。”
“什麼,謁陵十萬餘兩銀子都不夠?”錢偉吃驚的問道,自己記得薊州鎮一年餉銀為五十七萬兩,昌平鎮為二十二萬八千兩,自己舉辦一個謁陵禮都快要花費昌平鎮一年軍費的一半。”
“啟稟皇上,此次謁陵,皇室人員,文武百官及扈從官軍將近一萬人,還要華城行宮接見薊遼總督楊兆,昌平總兵楊四畏,及昌平州官吏趕往行宮朝見皇上,次日去謁陵”
錢偉一聽,這麼一隻巨大的隊伍,一路浩浩蕩蕩,地方官員接待,無疑是一次大騷擾,對百姓更是一場大災難。於是說道:“朕謁陵,經過地方百姓勞苦,減少隨行扈從人員吧,且朕不在華城行宮接休息了,直接去天聖山謁陵。”
“臣遵旨。”
一晃就到了七月八日,謁陵的日子到了,經過這次儀式之後,自己就算是真正的親政了。七月九日,錢偉一行抵達天壽山,這裏是明成祖一下各代皇帝與皇後的陵墓所在地,位於昌平州西北、八達嶺長城東南、居庸關的正東,現在成為“十三陵的地方”。錢偉和兩宮皇太後和王皇後首先拜謁長陵、永陵、昭陵、舉行祭禮,然後派徐文壁、李言恭等勳戚貴族分別祭掃獻陵、景陵、欲陵、茂陵、泰陵、康陵。祭祀完成後,便立即返回京師。這次謁陵之行,標誌著十五歲的錢偉已經成年,自己獨立治理朝政的條件成熟了,張居正作為顧命大臣,輔佐幼帝的任務也告一段落了。
回到乾清宮,錢偉終於第一次覺得自己將這個龐大的帝國處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也突然感覺自己身上的膽子重了起來,自己到底能把這個龐大的帝國帶向何方呢?前世自己隻是一個小小的圖書館管理員,沒有什麼大誌向。穿越到這裏之後,雖然把圖書館的全部圖書印到自己的腦海之中,可自己卻感覺使不上力。上次張居正上奏疏請求實施改革,自己雖然知道其中有缺陷,可卻是不得不按張先生的意思來。
俗話說的好,治重病要用猛藥,可是藥效太厲害也會把自己醫死。如果自己現在直接針對大明帝國的那些弊端動手,估計引起百官的反彈也會很大,他們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這個連張先生自己都不能免俗。而自己雖然登基已經有六年了,可是卻才剛親政不久,根本無法讓別人信服,隻能刷聲望,要百姓知道自己能給他們帶來希望。想到聲望,錢偉突然想到一個辦法,既然要提高自己的聲望,那就要沒有什麼比打贏蒙古人更好了,而且自己編練新軍肯定也是需要他們出去打仗的,隻有戰爭才能讓一支軍隊不斷的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