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八)(3 / 3)

餘以署中有晚會,則趕往署中。八點開始,餘言今夕晚會為預祝國慶,今年之國慶,較之往年,意義尤為重大雲雲。贈錫劇團以錦旗。於是開始表演。首為《雙推磨》,次則姚澄主演之《羅漢錢》。演罷已十一點半。至後台向團員致謝,團員歡甚。觀者皆稱滿意,認為逾於預料。餘覺錫劇與越劇同類,唱調較越劇為動聽,音樂伴奏能助成效果,亦為可取。姚澄之唱清楚而有韻味,表演亦極自然,能達感情。唯錫劇之唱與越劇同,皆平平而下,無抑揚之致。此則限於吳語區之語言,係此二種劇種之先天之弱點也。

今夕除老母而外,全家均往觀,在家庭生活中為未有之事。我家之熟友亦大多往觀。

廿九日(星期三)八點半,偕洛峰、燦然等十餘人馳往西直門外,應蘇聯國際圖書公司馬卡洛夫之約,觀蘇聯展覽館之文化館,以書籍陳列於此館也。展覽館將以下月二日開幕,進門為一大廳,文化館在東首。書籍、繪畫、工藝美術品、文化生活用品,皆分部陳列。書籍僅能觀其外表,賞其門類之繁多,裝幀之精美。餘最賞其繪畫之部門,展覽者皆原作而非複製品,有若幹幅皆為我人所熟知,今見其原作,自與觀複製品有所不同。僅一文化館,曆兩小時乃看畢。

十二時到家。至誠、姚澄來,詢昨夕觀眾之觀感,告以一致滿意,皆大慰。

三十日(星期四)上午未到署。午刻,偕墨至國際俱樂部,我署以國慶之名義,宴請外文出版社之外籍專家,及蘇聯國際圖書公司之人員,為展覽事宜來我國之出版行政人員。兼宴各出版社之負責人。與署內同人合計,凡百有餘人。三點散,賓主盡歡。

六點後至懷仁堂,周總理召開慶祝國慶大會。外賓甚多,我輩人大代表皆坐於後座。七點過開會,來我國之各國代表團長皆與我高級人員同坐於主席台。周總理作簡短之報告,次則各國代表團團長講話,皆盛稱我國人民革命之勝利,共產黨之領導有力,我國在世界地位中之力量,解放台灣之全屬正義等等。明日傳播於世界,其意義迥非尋常也。散會已逾十點。

十月〔刪去十九天〕

四日(星期一)晨至署中,雜看新到書誌。十點後,燦然邀往古籍編輯室,共談者為郭敬、曾次亮、叔明、曉先、調孚。先定今年可以付刊之選題,從商務、中華、世界各家之書存有紙型者而為選擇,然後定明年之選題。舊書種類繁多,亦不能斷定何者首要,何者次要,僅能就便印出,以供各界之需耳。

午後一點半到社中,芷芬為餘言討論明年選題計劃、發稿計劃之大要。兩點開擴大社務會議,即討論此兩個計劃。結論為再由各編輯室考慮修訂,即作為通過。次談如何保證此兩個計劃之執行,於選題計劃為認真組稿,於出版計劃為詳定施工計劃。五點二十分散。

看《譯文》所載蕭乾譯斐爾丁之《大偉人魏爾德傳》,隨即在印本上校改其文句。

五日(星期二)晨九點至文聯會所。文聯全國委員會自今日始開會三日,依章程辦事也。周揚先講話,大旨為一年來文藝各方麵俱有成績,唯推動創作頗嫌不夠,次則言批評尚未能展開,因而收獲不大。繼之各協報告工作,計有作協、劇協、美協、音協四單位,陽翰笙則報告文聯之工作。

下午開小組會,討論各個報告,餘未往。在署中續看蕭乾所譯小說,至五點而畢,所提意見亦有數十處,即將印本送與蕭乾。

六點至北京飯店,中蘇友好協會宴請蘇聯文化代表團。尚有歌舞晚會,十一點半乃散。餘又大疲。

六日(星期三)上午開署務會議。討論第四季度之工作要項,歸結為製定檢查計劃、作各項總結、作我署改製之各項有關工作。其次,楊賡報告寶文堂公私合營,為通俗出版社之附屬單位之情形。其次,討論我署為人大代表之諸人為全體同誌作傳達之辦法,決定作三次報告,餘任報告劉少奇憲法報告之要旨。

午後三點至文聯參加小組討論,餘僅聽之而已,無成熟之見可言。

夜間,至誠、姚澄來閑談,他們定於後日南歸。

七日(星期四)上下午俱在文聯參加全體大會,聽諸人發言,或談自己業務方麵之問題,或就推動創作、展開批評為言。餘與外間接觸無多,聞之亦長知識。餘則就教育出版社要求文藝界相助發言,限於時間,言之未暢。最後周揚作一小時有餘之發言,大好。渠謂此次會中,大家同意於創作方麵為自由競賽,競賽乃能逐步提高,產生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之作品。批評方麵則宜自由辯論,正反麵互表意見,乃可以歸於至當。過去批評太少,今後宜求其多,多則於創作有助,於讀者界亦有助。最後言黨與非黨向係團結的,今後宜加強團結,共認文學藝術為共同之事業雲雲。周揚談畢,三日之會告結束,至新僑飯店聚餐,八點歸。

八日(星期五)上午偕燦然至北京飯店訪鄧寶珊,談敘一小時有餘。

我署邀各出版社同誌為座談會,討論書刊文學橫行排版之事。我署欲推動此舉。來者表讚成者居多,僅《人民文學》之編者不欲改。但望橫排者越來越多,蔚成風氣。

至誠、姚澄以今日動身,嚐回來辭別,餘未之見。聖南已購得車票,明日動身回滬。

九日(星期六)上下午俱在署中預備報告之提綱。重將劉之憲法報告翻閱,欲作重點發揮,殊為不易。僅能就各章節述要旨,且未能畢事。

洛峰、戈茅勸餘於下周末離京作休養旅行,愈之、克寒俱談過。餘從之,擬偕墨同往,至無錫、上海、杭州三地,為期或二十日,或一個月,視興趣而定。

與鄧寶珊約定,於下星期二中午小敘。今夕開紹酒一壇,糟香頗濃而酒味較淡。

十一日(星期一)續作提綱,至下午三時寫畢。甚不自滿意,托克寒看看,請提示意見。

體本困憊,又兼傷風,意興索然。五點回家,服阿斯匹林兩顆,休臥一小時。起來飲紹酒,似覺稍舒。

十二日(星期二)晨間克寒以提綱交還,所提意見不多。作書數封,所談皆人家托看原稿之事。餘無能亦無暇看原稿,隻得轉托其他出版社看之。

報紙送來,第一版載我國政府與蘇聯代表團十餘日會談之結果,發表兩國政府聯合公布之文件七種。此為世界性之重大事件。

中午至豐澤園宴鄧寶珊,同座者振鐸、空了、安亭、洛峰、戈茅、浩飛、燦然、彬然。菜不壞,大家尤讚餘攜往之紹酒。

兩點半,仍返署中,就提綱稿略加補充。身體又不舒,頭腦昏沉,遂回家休臥。墨為開湯頭,服其第一煎,入眠後似微微出汗。

十三日(星期三)上午在家休臥。午後一點,至北京飯店晤捷克廣播工作人員三人,係作家協會所約,與賀宜同往。三人中二人為作家,其中一人治兒童文學,欲知我國兒童文學簡況。我二人談亦不能深刻。經三度迻譯,華語由女譯員譯為俄語,捷克之一人又譯為捷克語,殊不能暢言。坐三小時而出。

傍晚高祖文來,囑修改憲法起草辦公室同誌所擬《憲法之全民討論》一文。與至善、祖文修改之,草草而過,至九點而畢(中間飲酒約一小時)。計刪去三分之一。餘又表示此文章不痛不癢,能不發表為佳。

十四日(星期四)上午開署務會議,討論三個議程。一為王益、卜明二位往西北西南辦交接工作之報告,一為明年出版事業之方針任務,一為新聞出版係統配紙之改革辦法。至十二點半而議程未完,明日上午尚須繼續開會。

兩點半始作報告,據提綱講說,至五點三刻畢,自覺發揮未暢,觀聽眾表情似尚滿意。用力作講,發汗較多,身體似見鬆爽。

浩飛相告,擬買後日之車票,渠將與我們同行。

文學出版社重印餘之短篇集,今日以校樣送來,擬自校一過。餘本不欲出,而雪峰、適夷屢言之,遂從其請。餘以往所作短篇究竟如何,餘亦不自知,中肯之評論似亦未見也。

十五日(星期五)上午續開署務會議,討論兩個議程。一為關於重印古籍及近代著作之請示報告。實即古籍編輯室之方針任務。此室掌握方針任務,出版則由有關出版社分任之。諸人發言甚多,涉及標準問題、分工問題、發行問題,均極複雜。其次討論書刊橫行排印之通報。則意見一致,無多談說。

二時到社中,全體同誌為會,由餘與安亭二人講出席人代大會之感想。餘談二小時有餘,自覺較昨日差,安亭談一時許。

十六日(星期六)至署中,修改關於推行橫排書籍之通知。午間回家。

四點,克寒來訪。渠言文委通知我署並入文化部,已可向全體同人宣布。餘意僅宣布此點,同人情緒未免不安,不如先商量並入文化部後此局之大體機構如何,粗有計議乃為宣布。至於人事調整,可緩一步再宣布。克寒言渠意亦複如是,將於下星期開署務會議討論之。又談此局局長人選,洛峰、燦然二人以誰為宜。餘言今後此局宜注意出版,自以燦然為宜,但在出版界之聲望,洛峰較高,尚以洛峰為宜。克寒坐一小時而去。

晚飯罷,辭老母偕墨出門,全院之人送於門口。至車站即登車。餘與墨住一雙人房間,浩飛與鳳祥另居一間。燦然、白文彬等來送行,情意可感。七點半後開車。

十一月〔止於六日,刪去四天〕

二日(星期二)今日報載任命國務院內各部分人員及各部副職之名單。餘列在教育部。自此即為決定矣。教部副職有七人,董、韋、林礪儒、柳湜、林漢達而外,尚有陳曾固為餘所不識。

六日(星期六)醒來時車將到天津。九點三十六分到京,在站相候者有洛峰、戈茅、吳伯簫、白文彬、黃嘯曾(教部辦公室主任)五位。出站,與浩飛各自歸,戲謂此次出外旅行,至此“勝利完成”矣。到家,知老母安好,為慰。

午後兩點,董純才來訪,為餘談教育部之編製。並言知餘於行政興趣不多,不強餘管部中之司,唯囑主持教育出版社,此於餘心稍慰。複謂下星期一將舉行部長副部長碰頭會,討論分工問題雲。

既而統戰部副部長於毅夫來,謂任命餘為教部工作,本當先來商量,以餘出外,遂未及商量而先任命。今日知餘回京,亟來訪問,有無意見,盡可暢言。餘實無意見,徑答之。

二人去,即至署中,與克寒、燦然諸君晤。知改製籌備大略就緒。總署並入文化部,成立出版事業管理局,擬以洛峰為局長,燦然、應申、卜明、誌澄為副局長。其他同誌或在文化部之其他單位工作,或轉入他部門,皆磋商妥帖,無大波折。

四點,開最末一次之署務會議,大家談五年來之感想,今後之瞻望。五點半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