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理解少年兒童(1 / 1)

去年九月,《少年文藝》把十三篇教師們的作品編為專輯,其中有小說,有故事,有散文,又有詩。我的曾孫女看了高興極了,她先給我念了一首詩,記得是《猜不透的小牛》,又給我念了兩篇比較短的小說,是她自己挑選的。她念得津津有味,使我感染著她的高興。

前幾天,《少年文藝》的編輯同誌來看我,說今年九月,他們又要編“教師作品專輯”了;還告訴我說,發表教師們的作品在他們是經常的事,每年編一回專輯,是為了引起各方麵——讀者、作者、文藝界、教育界的深切注意,希望大家都來支持他們的工作。

我很讚成他們的做法。我一向以為適宜給孩子們寫東西的莫過於教師。教師年年天天跟孩子們在一起,幹的又是專門教育孩子的工作。他們最了解孩子,知道應該給他們一些什麼,並且最懂得應該怎樣給才能使他們易於接受,樂於接受。為孩子們編輯出版圖書報刊,都為的是教育他們,要找作者主要應該從教師中間去找,這個道理真是最簡單不過了。希望為孩子們編輯圖書報刊的同誌們都跟《少年文藝》的編輯同誌一樣,重視教師們的作品,把廣大教師作為做好編輯工作的最主要的依靠力量。

1983年5月4日作,刊《少年文藝》9月號,署名葉聖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