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我們再看一個更新的古典式遊戲節目《你比五年級小學生更聰明嗎》。這個是FOX今年二月才推出的一個遊戲節目,據說播出當天就創下了首播節目最高收視率紀錄。因為無論是什麼節目都要播出一段時間收視率才能上去,但是這個節目第一天播就有很好的表現,而且以後勢頭一直不錯。
這個節目基本上是按照《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規則,也就是把闖關數由過去的15關簡化成11關了,闖關數少了,更容易過了。最重要的是題更簡單了,我認為在美國能答對這11道題的人應該還是有的,題裏麵包羅萬象,什麼都有,有簡單的數學題,有地理、曆史……什麼都有。比如它裏邊有“鴕鳥是現存的跑得最快的鳥嗎”,“南美洲麵積最大的國家是哪個”,等等。
大家可以想象,它用一個非常簡單的題目係列結構整個節目,把現場布置成一個小學教室的樣子,出題的時候,出題板是一個黑板,雖然是電子的,但出來的字都是手寫的粉筆字樣式字體,好像老師在出題你來答。在比賽現場有五個10歲小孩,他們都是真正的五年級學生。你可以選一個當你的助手。你擁有三條“救命線”,分別是“偷看”、“抄襲”、“搭救”,都由這五個小孩完成。當你答不上題而退出比賽的時候,按照規則你必須對著鏡頭說,“哦,我確實不如一個五年級小學生聰明”。過去的“古典型”益智類節目,尤其是闖關型節目都是把參賽者當成英雄,他水平很高能力很強,所以他能闖過一道道關口,最後到達勝利的彼岸。但這個節目把思路完全改變了。由原來“正劇”甚至“悲劇”的形態完全變成了喜劇的形態。
這個節目與其說比誰聰明,不如說比誰愚蠢。因為即使你運氣很好,臉皮很厚,膽子很大,參加了這個節目並且11道題都答對了,拿了一百萬——當然據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人拿到呢——那你獲得的評價頂多是“這小子有點運氣”或者“膽子夠大”,並不能說明你有多偉大。你回答的不過是小學五年級以下水平的問題。但如果你失敗了,大家就覺得好玩了。
有人說這個節目就在影射美國人的無知程度。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把無知當成表現的重點,所以這個節目把難度降低,關口減少,反而使得社會上有點精英意識和一定知識水平的人不敢去這地方。丟不起這個人。萬一碰到一個你不明白的題怎麼辦啊?你一個大學教授去了,碰見一道不會的題,大家該說了,這是什麼大學教授啊?所以這一整套的規則有效阻礙了那些有可能完成任務的人,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真夠傻”的人。這就讓節目非常好看。有一個網友針對這個節目寫了一段話,說得很好。他說“我是這個主持人的粉絲,在這個節目裏,他讓我們看到了美國人愚蠢的一麵,讓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恥笑我們自己。節目的概念和形式都很好”。
大家注意,讓觀眾自己恥笑自己就是這個節目的立意。喜劇往往都是這種性質。莫裏哀的戲劇裏有這樣一句台詞:“你們笑什麼?你們在笑你們自己。”這個節目和那些傳統的益智節目在構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具有完全不同的收視感覺,成為一個真正的諷刺喜劇。這就顯得非常有創意。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節目的介紹時就感慨美國人有時確實會想一些非常了不起的點子。一種反向思路完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個英雄主題變成一個小醜式戲劇的時候,盡管形態是不變的,但核心結構已經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把整個節目翻轉了。我參加很多節目、頻道——包括台的策劃會時,聽到最多的就是“咱們能想出一些新的樣式來嗎”這樣的話。大家知不知道一個好的創意在美國多麼值錢?如果你的創意讓節目很好地進行下去,那麼,它的創意人每一集都要收取不菲的費用。實際上,在節目創作過程中,你要是想處處出新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你用了巧勁,比如逆向思維,就可能真正收到出新的效果。在這一點上,這個節目給我們很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