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老大哥》:擺脫空間與時間的束縛(1 / 3)

《老大哥》(BigBrother)是出現最早的又最有影響力的一個真人秀節目,它是一個標誌。上世紀90年代末期,它先是始於荷蘭,後被澳大利亞、德國、丹麥、美國,包括非洲等18個國家和地區廣泛移植。它在電視屏幕上成為收視率的最有力競爭節目。曾經一度在新世紀,就是21世紀剛開始的幾年成為世界電視上的奇觀,大家都在做《老大哥》,或者類似於《老大哥》的節目,比如《閣樓》等,都是《老大哥》的翻版。

《老大哥》是靜態真人秀,後來這個形態有所改變。到了美國,雖然還是做《老大哥》這個節目,但形態就改變了很多。但它的原始形態是一個靜態的真人秀節目。盡管是一個遊戲,但它不需要實際的比拚,就是參加遊戲的人在那個地方過日子、活著。《老大哥》這個名稱起源於英國小說家奧威爾的小說《一九八四》中的一句“老大哥在看著你呢”。(《一九八四》是世界三大反“烏托邦”作品之一,作者大約在1949年寫這部小說,他認為這個世界要走向全麵的集權主義,所以到1984年,全世界就隻剩下三個國家,都是集權國家,互相打來打去。主人公溫斯頓·史密斯生活在三大國之一的首都倫敦,是宣傳部的官員,每天的工作就是篡改各種曆史。他知道這個社會到處都有電幕,這是一種雙向電視,既傳圖像讓你看,又是一個探頭,把看電視的人的形象傳給監視他們的部門。比如早晨起床做廣播操,有的人偷懶,屏幕裏就會有聲音要求他認真做。有的人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死角,就幹著一些隱秘的事情,而且也一直沒有被發現。其實死角是沒有的,他一樣被監視,隻不過某些部門暫時不想動他而已。)

“老大哥在看著你呢”這句話中,“老大哥”是這個集權社會的集權者,他無時無刻不在監視著每一個人。節目用這句話,其實說明它的源點在於“窺視”。就是說,在節目中,你被監視著,在這種情況下,看你將如何行動。它的基本形態就是找12名背景不同、性格各異的原來素不相識的選手,6男6女,幾乎都是俊男與美女,讓他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特製的有著花園、遊泳池、豪華家具的大房子裏。“老大哥”設置了25台攝像機(後來美國的節目有40多台攝像機)、32個麥克風和40公裏長的電纜,一天24小時地記錄他們的一舉一動,每周製作成一個小時的節目,向電視觀眾展示屋內發生的大事小事。在共同生活的85天裏,選手們每周六必須要選出兩個最不受歡迎的人,再由觀眾在這兩人中選出一個他們最不喜歡的、最沒人緣的選手出局。一周淘汰一個,最後隻剩下一個人,這個最後的獲勝者將得到一筆大獎。按照現在的行情,都是一百萬,可能是英鎊、歐元、美金,數量都是一百萬。

有的國家在做這個節目的時候,還留下一塊“安全角”,衛生間是沒有監視器的,有的國家連衛生間也裝有監視器,選手所有的行動全被監視記錄。但不是全部的記錄都編進片子,而是選擇性地編輯,一周的生活會編成一集片子。選手們在節目錄製期間,可以做任何事,看書、鍛煉,或者談情說愛。據說《老大哥》的西班牙版就變成純粹的戀愛遊戲,大家都在談戀愛,通過戀愛關係來尋找盟友。

《老大哥》充分滿足了公眾的窺視欲。遊戲規則讓每一個參加者既要考慮在小團體中力爭不被選中,又要盡可能討好電視觀眾(如果在小團體中被選中,隻要觀眾力挺,也能繼續留下來參與遊戲),在利益的驅動下暴露自己複雜的人性。

窺視複雜人性中的弱點,是真人秀這類節目最大的賣點。在很多學者和理論家看來,所有涉及影像的媒介,都是為了滿足公眾的窺視欲的。比如法國的新浪潮導演特呂弗就說希區柯克的《後窗》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特呂弗認為,其實電影就是一種窺視,《後窗》講的是一個關於窺視的故事,所以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