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開始進行下半部。
我們時間可能會比較短一點,剛才我跟各位介紹過,搖滾樂受三種流派的影響,當然Rhythm&Blues是最重要的,西部鄉村音樂等一下要講的,pop剛才已經介紹過,放過幾首pop的歌曲。
什麼叫pop呢?其實pop的前身是一種音樂,叫做Tin Pan Alley,就是上個世紀20年代、30年代流行的一種歌。什麼叫Tin PanAlley?紐約市第28街的街名叫Tin Pan Alley,在三四十年代、50年代的時候,那個街巷,我們叫alley,北京叫胡同吧,就是街巷,巷道的巷。
那麼這條街呢、這條巷是許許多多唱片公司的老板待的地方。唱片公司、出版公司設在這裏,早期不像現在——媒體這麼發達,他們門口放了鋼琴在那兒,然後就經常在那兒彈——大家都可以彈。把鋼琴彈得像鐵器的打擊聲音,所以叫tin,tin就是錫礦的錫嘛;pan是p-a-n,是鍋子、盤子,燒飯的pan,炒菜的鍋子、盤子。所以TinPan Alley就是錫盤巷,這樣演變過來的。
到了40年代末期、50年代以後,才慢慢演變成pop音樂。那麼我現在還是請你們聽一首,你們剛剛聽的都是搖滾樂,現在聽一首pop音樂,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不同。演唱這首歌的歌星叫ConnieFrancis,她既唱搖滾樂,也唱pop,可以說在50年代所有女性歌星裏麵她是最受歡迎的一位。這首歌叫做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音樂/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注意這個樂隊,它的唱法、和弦和搖滾樂有區別。是不是這種音樂和我們前麵聽的搖滾樂不一樣?這是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的、白人的音樂,黑人不聽這種音樂。那麼黑人聽什麼呢?流行歌曲是節奏藍調,還有一種就是下麵要給各位介紹的soul(靈魂曲)。
黑人音樂
我們都知道黑人是以奴隸的身份被帶到美洲的,當時的黑人在被白人抓到這邊做勞作者的時候,往往是腳上戴著鐵鏈,給鏈起來的,然後在那邊勞動。這個時候我想請各位聽一首很典型的代表性歌曲,就是形容當年這些黑人被抓去建築公路、馬路,工作時候唱的一首歌。你會聽到裏麵“huha hu ha”,那是一個工作歌,“hu ha hu ha”。
這是工作時勞動的喊聲,整天在唱。
煤礦,挖煤礦,又是勞動人民的歌,各位學傳播的應該多關心礦井下的工人。煤礦是我們這個社會、國家重要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我覺得我們將來應多做一些關心他們的工作。
發源地——New Orleans
其實我剛剛也提到這些黑人,他們的音樂發源地應該說在NewOrleans,他們往往通過宗教、勞動、音樂等把他們心中的不滿、痛苦的情緒發泄出來。當然了,他們為了生存,在白人酒吧裏麵唱歌,賺點錢,在樂隊裏麵演奏。但是怎麼說呢,音樂變成他們發泄心中苦悶的,他們尋求寄托的一個重要的來源。下麵這首歌就是講一個人——這個歌星很有名,叫FatsDomino——他走路回家。
這首歌叫做Walking to New Orleans,FatsDomino是個胖子,他在上個世紀40年代後期、50年代,已經是Rhythm&Blues的非常非常頂尖的一個歌手。他一直唱,在他的有生之年裏,灌唱了好幾十張在節奏藍調裏麵受歡迎的歌曲,他在Rhythm&Blues裏麵處於教父這樣一個地位。
New Orleans不但是黑人音樂的發源地,事實上New Orleans也有歐洲的白人住在這裏啊。所以你也會發現在NewOrleans也有少數的白人唱黑人的節奏藍調歌曲,像下麵這首Jimmy Clanton唱的Go,Jimm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