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pop 唱法規規矩矩,和搖滾樂不一樣,屬中產階級娛樂。
有錢、生活無聊的年輕人,想有屬於他們的音樂。20世紀50年代初期,有些人用rock在電台播放音樂。
1953、1954年搖滾樂正式命名為rock&rolls,正式發明錄音帶(機)。在車庫中唱歌,用錄音機錄下,在周末舞會中演唱屬於自己的搖滾樂。唱片界發現這是很大的市場。78轉的唱片,材質很容易破,後來發明45轉的唱片,大小像今天的DVD,塑料做的。一麵是主打歌,一麵是附歌,後來變成大張,兩麵十幾首。50年代主流傳播工具還是廣播,廣播電台一放歌曲就容易流行。但缺點是早期廣播涵蓋麵有限,超過涵蓋範圍沒辦法。
於是他們想盡辦法。做法之一:巡回演唱。現在歌星也常常做這樣的工作。男男女女在學校舞會中都是聽這樣的歌曲。
這是一個不太一樣的搖滾樂,softrock搖擺。這個形容女孩子跳舞也好,走路也好,真是美極了。這個叫Peters的年輕人十幾二十歲,1960年灌的,上網可以找到。今天聽的都是經典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多數人這輩子沒聽過的。
Portray emotion搖滾樂大致歸為hard rock(重式)。
剛才的portray emotion和下麵的屬於soft rock的音樂,可以說大部分歌都是以白人聽眾為主。
這首歌叫Round Around Sue,演唱這首歌的是上世紀50年代非常受歡迎的樂團之一。
美國上個世紀50年代把搖滾樂當做靡靡之音。年輕人不管,需要屬於自己的音樂,老一輩白人可以聽hip-hop,年輕白人沒有可聽的音樂,聽黑人的音樂他們不願意。1957年之前黑人不可以喝白人的水,MartinLuther King(馬丁·路德·金)之後才允許黑人進白人學校。
黑人有自己的音樂,白人很少聽。有最重要影響的rhythm&blues(節奏藍調)是憂鬱沮喪的。追溯到早期,美國的黑人都是黑奴,後來慢慢解放以後,黑人是社會最底下的一層。白人家中的傭人、葬禮上吹奏的都是黑人。他們很苦悶,生命沒有目標。為了解脫,他們信宗教,天主基督也都是從歐洲帶過來的,還有社交舞、交響樂。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經常到教堂參加唱詩班,尋求精神方麵的解脫。
早期爵士樂也是從紐約慢慢流傳到芝加哥等地的。紐約從歐洲移民來的人比較多,黑人都是從南方進來的,黑人是最好的歌唱家、舞蹈家。有這樣的社會背景,從唱歌中尋求精神解脫,唱出心中所思所想。
細分什麼是搖滾樂不容易。從前歌星很少受專業訓練,搖滾樂是從喉嚨喊出來的,是直截了當的。這些年輕人配上這樣的節奏感,充滿活力。搖滾樂是活的。
黑人和白人有很大區別。黑人受奴役,勞動與其音樂很有關聯。快節奏的hard rock,虔誠地歌唱著發自內心的情感。黑人唱法,宗教信仰和宗教誠懇明顯反映在音樂裏麵。
Thebeatles被很多人錯誤地翻譯為“甲殼蟲”,正確的翻譯應該是“披頭士”。他們上世紀60年代帶動披長發風潮,也影響到歐洲,歐洲人打破傳統留長發。BardyHarley是20世紀50年代典型的好青少年,他1957年踏入搖滾界。這個歌星當年為了推動巡回演唱,乘坐大巴士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演唱。他的死亡代表搖滾樂的死亡。
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期的搖滾跟早期搖滾味道不對。50年代末,美國唱片是搖滾音樂界好萊塢製作方式:流水作業,作曲有一個固定格式。這就是為什麼批評好萊塢電影的原因。好萊塢年代,電影從編劇到創作都有固定模式。
搖滾樂早期是年輕人在家裏的地下室、車庫、閣樓創作出來的音樂,是玩出來的。自己錄音送到電台。是自發性的,自己做的東西,自己風格的創作。60年代基本沒有了,味道變掉了。原汁原味隻存在六七年。很多轉音、假音受藍調、西部鄉村音樂影響。
下麵聽兩首soft rock,歌詞都是有故事的。
搖滾樂的特征
搖滾樂究竟有哪些特征呢?
搖滾樂有以下特征:簡單的,強而有力的,直截了當唱出心中所想所感,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它符合年輕人有充沛的精力、體力,好動的特點。表演不受拘束;是喊出來的——從喉嚨中喊出來;唱出心中所思所想;很原始的;樂器是電吉他、鼓。
最後我們可以去聽The beatles的歌Don't Let Me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