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司法、軍事等問題大致解決後,沈凝雲直接去了成縣,並在成縣、徽縣兩地迅速圈下了不少地皮。
這些地皮下麵,都是煤炭、鐵礦石等資源。
工業必須發展了,不然從超級商店當中購買製造軍火的原材料太燒戰爭幣了。
暫時來說,隻需要能夠生產製造軍火所需的原材料就可以了,其他的工業暫時也沒那個時間那個精力去發展。
戰爭係統當中可以直接選擇建設工廠,不過費用比較高。
如果是自己有原材料,然後製造設備,隻需要在科研中心把技術研發一下,製造設備都是免費的,隻是製造設備需要時間,有時間上的限製。有了設備,自己建廠房,自己找理工方麵的人員,自己招募工人,不需要花費任何戰爭幣。
不過沈凝雲現在一沒專業人才,二沒有足夠時間。
還是直接用戰爭係統建設工廠更為實際。
首先在成縣搞了一個工業區,因為成縣屬於後方,隻要守住天壽山一帶,基本上清軍不可能打到成縣、徽縣、兩當縣這一帶。
因此工業區建設在後方是最保險的。
工業區裏建設一個火力發電站,一個煉焦廠,一個鋼鐵廠,一個合成氨製造廠,一個硫酸製造廠,一個硝酸製造廠。
硫酸靠硫磺礦、硫鐵礦、高爐廢氣製取,硝酸則靠合成氨製取,合成氨的原材料是煤炭。
有了硫酸與硝酸,就能製造huoyao,zhayao等重要作戰物資。
同時還能製造化肥,不過暫時沒這個需要。
鋼鐵廠可以製造鋼管,可以用來製造槍械。同時還開辟了一個伐木場,一個木工廠,用來製造槍托。
這些工廠直接從係統當中召喚工程隊建設,工程師、技術工也都是從係統中直接召喚,每個月需要消耗一筆雇傭費用,一名工程師每個月需要消耗300戰爭幣。
現在實在沒人,燒錢也要上。
一口氣把這些工廠建設起來,消耗了沈凝雲近30萬戰爭幣,而且規模還不大。不過這些工廠投產之後,卻是能夠為沈凝雲供應製造軍火的原材料了。
同時這些工廠建設起來之後,隴南地區等於有了一定的基礎工業。
有了基礎就能夠發展更高級的工業。
大概一個月後,這些工廠就能全部投產了。
解決了工業的問題,沈凝雲馬上回到了秦州,準備應對清軍的大反撲。
考慮到陝甘地區的清軍有騎兵,特別是甘軍騎兵眾多,因此沈凝雲開始加強部隊的自動火力,準備給清軍來一個‘大大的驚喜’。
這年頭的騎兵戰鬥力是很凶悍的,別說什麼騎兵已經沒落。
在此時的中國,大部分部隊缺少自動火力,同時作為這個時代的部隊,嚴重依賴火器,對殘酷的冷兵器作戰已經很生疏了。
騎兵作為快速機動兵種,拉栓步槍根本無法擋下,兩下就衝到麵前了。這時候士兵畏懼冷兵器交鋒,自然是直接潰敗了。
加強自動火力十分有必要,騎兵的沒落也正是和自動火力的出現分不開關係。
在凶猛的自動火力下,騎兵目標更大,完全成了活靶子,來多少殺多少。
自動火力方麵,沈凝雲選擇了布倫輕機槍,以及司登衝鋒槍。前者是ZB-26輕機槍的改裝版,子彈從20發增加到了30發。
ZB-26是一種極為可靠的輕機槍,首先重量輕,可以輕鬆的進行單兵使用,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中都能正常使用,曾經是近代中國軍隊手中的利器,一旦倭軍在沒有摧毀ZB-26輕機槍前發動進攻,往往要付出較大的傷亡。
正所謂新兵怕炮,老兵怕槍。老兵們所畏懼的,正是這種ZB-26輕機槍,不過這種輕機槍的缺點就是子彈太少了,20發子彈對於輕機槍來說確實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