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新裝備、進攻(2 / 3)

而布倫輕機槍則改成了30發子彈,大大增強的戰鬥持續性,是一款十分優良的輕機槍。

當然相比日耳曼帝國的MG46機槍來說,還差了很多。畢竟MG46機槍是劃時代的機槍變革,不僅有凶猛的火力,而且重量輕,即能做輕機槍使用,又能做重機槍使用。

隻是MG46的研發成本太高了,現在研發需要150萬戰爭幣,研發項目包括電焊、衝壓等製造技術,而布倫輕機槍隻需要10萬戰爭幣。

司登衝鋒槍的研發成本也是10萬戰爭幣,相比湯姆森衝鋒槍來說高出許多,其原因在於湯姆森衝鋒槍已經出現了,而司登衝鋒槍是二戰時的產物。

隻所以選擇司登衝鋒槍,主要是因為其造價低廉,日後建設兵工廠後可以大批量生產、裝備。

湯姆森衝鋒槍性能雖然很好,但畢竟製造成本太高了,性價比遠遠比不上司登衝鋒槍。

中國並不富裕,自然無法像美國佬那麼有錢,自然要選擇物美價廉的軍事裝備。

沈凝雲計劃,每個班配備一挺布倫輕機槍,兩支司登衝鋒槍,一把狙擊步槍,遠時用狙擊步槍、輕機槍、步槍,近時用衝鋒槍、輕機槍壓製。

另外配備日耳曼帝國二戰時使用的擲彈筒,射程300米,倭國也有擲彈筒,射程也是300米,不過倭國有特製彈頭,射程可以達到500米,如果是發射手榴彈,同樣也是300米左右的射程。

子彈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步兵進攻時很容易碰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呼叫炮火支援又不是那麼及時,所以給步兵配備擲彈筒也是需要的。

以後可以改為使用槍榴彈,擲彈筒隻是複興軍的一個過渡時期的裝備。

由於時間緊迫,沈凝雲除了在兵工廠製造一批之外,其他的直接從超級商店購買了。

複興軍各營已經開始向秦州收縮兵力,而經過簡單訓練的新兵,配備上簡單的裝備,由一些‘老兵’帶領,前往各地區進行駐防,並配合當地行政人員展開行政工作。

收縮到秦州的複興軍,很快就領取到了這批豪華的新式裝備。

輕機槍、衝鋒槍、擲彈筒,再加上原先就大量裝備的重機槍,整個複興軍的自動火力在這年頭已經強悍到逆天的程度了。

當然,缺點就是太耗費子彈了。

此時的西方人不是不願意裝備自動武器,實在是子彈生產技術還沒達到那種程度,子彈生產成本有些高,如果大量自動武器裝備軍隊的話,光是子彈的消耗就會打掉大量財力。

對於沈凝雲來說卻是還能接受,因為他有一個自帶兵工廠,不需要任何製造費用,隻需要提供原材料就行了。

以每分鍾製造100發子彈的速度,一天可以製造14.4萬發子彈,足以支撐當前部隊的訓練與作戰。

以後部隊規模大了,可以在科研中心當中研發衝壓技術,把子彈、炮彈的製造成本降低下去。

領取到新裝備的複興軍上下都很興奮,沈凝雲還對他們進行了新式裝備的適應訓練,子彈直接打了一大堆。

其中衝鋒槍訓練起來最為容易,這東西不要求什麼準頭,隻要照著大致方位一梭子掃過去就行了,靠的是彈雨殺傷。

輕機槍則需要一定的技術性,遠程壓製時得打得準,近距離時和衝鋒槍差不多。

自1911年10月11日複興軍攻克秦州,並迅速控製隴南各縣後,陝甘總督允升立即積極調遣兵馬,準備對秦州兩麵夾擊。

然而10月21日,陝西西安卻是爆發了革命,同盟會、會黨首領等三十餘人,在西郊林家墳秘密集會,共商起義事項,會議推選張鳳翽為首領,錢鼎為副首領,即日起事。會後他們各自回營,接著兵分三路進入西安城。首先奪取南城附近東縣門的武裝局,這天是禮拜天,雖然因為秦州陷落後允升開始調兵遣將的關係而未放假,但下麵卻還是照例的放假了,沒有遭到什麼抵抗,首戰便已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