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3)

神仙洞是寒同山道家石窟的俗稱,舊時的古掖八景之一“寒同仙洞”即是此地。寒同山與雲峰山同一山脈。在雲峰山東一公裏餘,北接大基山。神仙洞坐落在山陽半腰,凹形山勢之中。麵對大澤,遠離塵寰,極其靜穆。民間傳說,有一天,忽然大霧彌漫,寒同山籠罩在一片霧中,隻聽錘鑿之聲不絕於耳,數裏之外都能聽到。七七四十九天,霧散天晴,山南腰出現六座洞府,四十九尊神像,人們以為這是神仙所為,所以由此被稱為神仙洞,這裏也被稱為了神洞仙境。

傳說歸傳說,其實神仙洞建造於金末元初,為全真教七真人之一的劉長生始開,後經其弟子披雲真人宋德方十幾年方才開鑿而成。除三清洞的內半洞為天然洞穴外,其餘五洞均為人工鑿成,且均在堅硬的花崗岩巨石上,約需一錘一錘的鑿出近300立方花崗岩,其工程之巨,足見鑿洞之先師信仰之堅,毅力之大,令人歎為觀止。

山崖六座洞府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四洞略大。自西第一洞名“長生洞”。洞內有一原石雕臥像,長約2米,側身睡在石床上。不知是何人何時在石壁寫道:“陳摶一睡八百年,世上頭號大懶漢”——把此像誤認為是陳摶,萊州民間傳說也把此石像當成陳摶,實誤。此石像應為全真教七真人之一,隨山派首領劉長生的臥像。

第二洞為虛皇洞:洞內石像為道家所供奉的太虛之神。第三洞為三清洞:洞中正麵端坐上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靈寶天尊。此洞規模宏大,最為壯觀,洞內空間約200立方米,原為一天然洞穴,洞口很狹小,後經開鑿方成現在格局。奇絕之處是洞頂藻井的深浮雕雲龍圖,活靈活現,拍照時竟能拍出七色光環,使人叫絕。第四洞為五祖洞:五尊石像分別是被全真教奉為五祖的王(重陽)、王玄甫(少陽)、鍾離權(正陽)、呂洞賓(純陽)、劉操(海蟾)。上四洞的洞名尚能依稀辯出,但下二洞門額無字。根據神山南麓萬壽宮碑記載:神洞有七,上層洞四,曰:虛皇、三清、五祖、六真、長生;下層洞二,曰:披雲、靈官;另有一洞曰:女仙,指山陰之洞也。

神山南麓的萬壽宮碑,為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所立,碑上部分文字已漫漶,但尚能讀出大部分內容。碑文記載了寒同山上神仙洞的開鑿過程及全真教的發起和在萊州活動的情況。據專家講,萬壽宮碑有非常珍貴的文物史料價值,別處所無以倫比。神山還有一絕美之處那就是秋楓紅葉。秋杪冬初,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紅葉濃淡不一,或深紅或朱紅、或桔紅、或綠裏透紅,重重疊疊、如丹如霞。據說著名的香山紅葉隨紅隨落,色紅透葉落盡。而此地的紅葉則要等到隆冬方幹褐而落,持續時間之長,惟不多見。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神仙洞山會,方圓百裏的鄰近四縣,扶老攜幼,聯袂而至。到這裏踏青郊遊,登山賞景;在這裏搭台唱戲,遊山觀洞。那時節祭奠神靈,人山人海,非常熱鬧,一連數日不散。每年十月最後一個周日,萊州市在這裏舉辦楓葉文化節。這時寒同秋韻美,滿山楓葉紅,秋高氣爽,人潮如流,呈現出熱烈爛漫的景象。

靜明

2012.4.20

寒同山大台頭村采風筆記

時間:2011年11月26日

地點:萊州市柞村鎮大台頭村委辦公室

采訪人:萊州市作家協會主席楊黎明作協辦公室主任曲京溪

被采訪人:周文勳、葉枝春、毛安良、葉枝明、葉楓林、葉枝成、毛書良、王合林、毛方信、薑玉信、葉天會、呂錫鬆等10餘名大台頭村領導和村民。

村莊規模:大台頭村現有540戶人家,1561口人。土地麵積3000畝,山巒庫地3000多畝,係萊州市柞村鎮第二大村莊。村內葉姓、毛姓為兩大姓氏。建村時間:大台頭村始建於明洪武二年。有四川苗姓移民來此居住建村。在村前從苗家祖先墳塋裏出土的“墓誌銘”碑文記載:“東至十拉頂,西至太古廟,方圓十幾裏,均為苗姓家土地。”村名由來:寒同山前,村東側原有一座大土台,土台很高,成人向上扔石頭不及,故取名“大抬頭村”。後更名為“大台頭村”。與之相鄰的小台頭村,因村東也有一土台較小,故取名“小台頭村”。小台頭村:(亦稱為新莊村)現有人家300餘戶,900口人。土地1800餘畝,山巒500餘畝。

寒同山逸聞傳說

萬壽宮:又稱“王母宮”,位於寒同山神仙洞東側。始建於元朝七年三月。清光緒年間重修。在王母宮前立起一塊石碑,簡稱為“萬壽宮碑”、全稱為“神山無量洞天長生萬壽宮碑”。石碑上的刻石文字,記載了寒同山自古以來道教興衰發展的全部內容。

龍泉:在寒同山頂,“萬壽宮”舊址處有一眼古石井,稱為“龍泉”。泉水從山石中流出,旱不幹,澇不溢,清澈甘甜,供人們飲用。相傳,“龍泉”與山前臨疃河水(古時稱為“龍灣河”)相通,故而源流不斷。但在1966年後,“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破四舊,山上石像被毀,神山仙洞荒廢,“龍泉”井也水枯泉竭。“文革”結束後,神山仙洞逐步恢複麵貌,“龍泉”井又複水如前,被人們稱為奇觀。

曹三亭:大台頭村西有個南十裏鎮(現為萊州市文峰街道辦事處)曹家村,村裏有一大力士姓曹名三。此人身材高大,力大無比,因生在窮人之家,自小沒吃上一頓飽飯。清光緒年間重修王母宮時,於西朱旺村采得殿堂門檻石(青石,又名溫石),長4米餘,厚20餘厘米,高60厘米,重達千斤。當時曾用十八壯力抬至山下,因寒同山石徑狹窄,無法弄到山上。眾人知道曹三力氣大,就請他幫忙,許諾管他吃飽飯。曹三來了,他一頓吃了三鍋小米幹飯。飯後,來到寒同山前,村人將門檻石抬起,放到他的背上,曹三顛了顛,說還可以,就一口氣把那塊大門檻石背上了山頂,放在了王母宮的門邊上。人們伸出大拇指,齊聲誇讚曹說:真厲害,好神力,你曹山就是大力神也。

曹三吃了一頓飽飯,為寒同山背上去了一塊大石頭,完成了修建王母宮的使命,在大家的讚揚與欽佩中高高興興的下山去了。這時他可能感覺到了勞累,在下山的台階上坐下來,歇一歇。眾人要下山了,曹三仍坐在那裏不動。怎麼叫他,曹三都不答應,上前一看,曹三已化作了一座雕像。從未吃過一頓飽飯的曹三,一次吃下三鍋飯,又付出大力氣背石上山,犯了大忌,是出力過度,傷胃損身,以至傷及生命。但人們卻說:曹三是天上大力神下凡,專為重修王母宮而來,完成使命就歸天複命去了。

人們為紀念曹三,彰其事跡。在王母宮左下側修建了一座“曹三亭”。常有鄉人攜童子祭拜“曹三亭”者,祈望孩童身健體壯。此事在寒同山,被傳為一段佳話。

“一、兩、七”:在寒同山前大台頭村,人們常說一個“一、兩、七”的典故趣聞。這一,就是“一堵山”。村中有一麵舊屋山,是用土坯砌築、用泥勾縫的,其它房屋都因年久或風刮雨淋而頂塌牆倒,惟有這堵山牆,幾百年挺立不倒。這兩,就是“兩壟廟”。村裏有座“關帝廟”,廟頂隻有兩壟小瓦,形容廟很小,隻有兩壟小瓦大。這七,就是“七封橋”。村裏通向大街的七條胡同,在與大街接壤的排水溝上,建造了七座石板小橋,都建造得堅固精美,造型一摸一樣。

龍灣河:寒同山前臨疃河水庫,源自東南方向十拉頂,河流原名為“龍灣河”。河流轉彎處有多處深潭,皆因激流水漩而致。最大的“龍潭”,位於現在水庫閘門北角,當年潭深10米,巨浪卷起幾丈高。深潭屢現巨龜浮沉,鄉人以為水龍深潛其中,因以名之“龍灣”,其河亦得名“龍灣河”。有一處孤島,地麵較平,人們稱為“釣魚台”,約10平米大小。“龍灣河”水向西經萊州市留駕水庫,由沙河流入渤海萊州灣。所以,在寒同山自古就有龍灣通北海的說法。

龍溪水:龍灣河源於寒同山東部山嶺的十拉頂。雨後,自周邊山脈流下股股細流,慢慢彙聚為大溪,後彙成大河自東向西流去。古人以山為龍,風生水起,龍馭水行。龍溪水意為:龍乘雨來,下山入海。當年,龍灣河畔大台頭村東南有一巨石,上刻“龍溪”兩大字,以證“龍溪彙龍灣,大海連大山”之說法。

仙洞和神樹:人們相傳,寒同山曾七七四十九天大霧遮山,霧開天晴,神仙洞就呈現在寒同山頂、山野上生起了五角楓樹,相傳是道祖親自栽種,春夏綠翠蔥鬱,到了秋天寒霜將楓葉染出一片紅豔,成就錦綿斑瀾神迷境界。天神開洞府,人們稱為神仙洞,丹楓隨神洞而至,為仙境增色,被稱為神樹。

石珠:寒同山前,龍灣河北側,有許多突出河床邊的石崖。其中有很多圓球狀的臥石,人稱為石珠,也有叫做“龍眼”的。據說,若將人的毛發、指甲取下,裝入瓦罐中,選中石珠,對應神山洞府之吉位,是有錢有勢人家的一種祈好運的做法。如選的穴位正確,其人及其家人會平安大發,世代福運綿長。

神仙開洞:傳說寒同山開洞之時,忽然大霧遮山,對麵不見人,但聞鑿錘之音,漫山遍野,傳至數裏。七七四十九天後,霧開天晴,寒同山上洞府、神像奇跡般的出現在南山腰巔的絕壁之上,正是神山彌祥瑞,玉崖開雲光;飛龍騰洞天,仙人入石堂。人們以為是神仙所造,故稱其為神仙洞。

《掖縣全誌》載:“寒同山……有洞七,鑲諸仙石像四十有九。山陰有姑洞,亦石像,元時皇姑學道之所”。神仙洞,在山陽有六洞,分上下兩層。上層四洞略大,下層兩洞較小,每洞都有一個玄妙的名字,由東至西,上層為七真洞、五祖洞、虛皇洞、長生洞;下層為披雲洞、靈官洞。還有一石洞的洞門至今沒有打開,傳說在神仙洞造洞的最後一天,被一農夫闖入衝破,這一洞因此而未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