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楓樹
寒同山的峰穀崖坡、石縫叢隙裏,生長著大大小小無數楓樹,姿態各異,美不勝收。有許多小楓樹,不畏大樹蔭遮,頑強生長,於楓林葉花中爭豔。尤其能傲立於山岩之上,一枝獨秀,枝枝招展,自成秋韻美顏。
山徑坳土石崖生,
挺拔秀枝紅葉擎;
林中粗壯任展碩,
絢豔自身獻真情。
2011.11.6於吾意齋
向陽楓
寒同山中嶺高穀深,叢林疊嶂。站於大岩石坡之上的向陽之楓,經霜降浸染,受日光輝映,比背陰之楓早變紅顏,格外鮮麗。紅葉絢姣,讓人愛不釋手,拍照不停,是山中丹楓精神之渲染,是林中紅葉之象征。
高崗紮根向陽身,
吸納光合楓葉新;
霜浸綠葩色早染,
麵向山野抖精神。
2011.11.6於吾意齋
紅葉
王維一首紅豆詩,天下男女皆喜歡。而紅豆紅葉,皆有衷情,紅豆最相思,紅葉寄相思,都是用情之物。古人詠紅豆,是南國愛魂之托;我詠紅葉,應為北疆愛魂之念。采擷紅豆證相思,采擷紅葉證思念。
丹楓生寒同,
秋意染秀嵐;
邀君共賞遊,
綻葩競姣豔。
山中覓知音,
采擷許愛願;
紅葉寄相思,
美名天下傳。
2011.11.6於吾意齋
花木雙星
有人說,紅楓是神樹。別的樹見霜葉萎,焦卷褪落,獨有楓樹能見霜歡喜。梅花歡喜漫天雪,是不畏寒冷,迎雪報春的使者;紅葉喜得寒霜降,是不懼冬雪,將綠染紅,送人晚霞的使者。正所謂:梅花紅葉擔使命,迎冬報春各從容。梅楓雙姣,花木雙星,名不虛傳。
一
天地生雙姣,
花木數兩星;
迎春接冬臨,
卉葉各有情。
寒霜染赤丹,
冬雪煉潔清;
根深壯楓骨,
誌堅證梅性。
二
梅花楓葉肩使命,
迎冬報春各從容;
沐浴霜寒丹染林,
獨舞風雪俏更紅。
2011.11.7於吾意齋
紅葉花棚
寒同山上,資聖寺東側轉彎處,有一處紅楓花棚。但見兩側石崖,紅楓高大,枝蔓交叉,紅葉如花,在石徑路上形成一段高大寬闊的花棚架。但見紅葉鮮豔,交融合歡,給上山的人們遮成花蔭,獨成一道風景線。人們在這裏拍照、觀賞,歡娛自得。
秀枝舞韻生淡香,
麗容歡歌葉自芳;
寒同山上盡嬌美,
紅楓花蔭好風光。
2011.11.7於吾意齋
紅楓花巷
寒同山資聖寺東,有一條長長彎曲的花巷,一邊是寺廟圍牆,一麵是石崖窄徑。生長在石徑邊側或寺院內長成的楓樹,接枝搭葉,沿徑相依,形成一處窄彎曲長,精雅別致的紅葉花巷。
資聖寺外窄花巷,
寒山紅葉絢靈光;
漫步徑石疑無路,
楓枝彎處又一芳。
2011.11.7於吾意齋
紅楓老根
寒同多楓,自成特色。上山時,可見路旁山崖石坳中,大株五角楓樹老根裸露,崢嶸猶壯,深紮緊固,盤根錯節。呈現了一種頑強不屈、巍然可敬的精神。是他們的深入,承托了楓樹向上的成長,成就了轟轟烈烈的生命,完成了一年年由綠變紅的輝煌,從而送給了人間一片美好,一片赤誠。
岩縫砂礫不畏艱,
咬定隙土全力鑽;
深紮根基強楓骨,
紅葉美好獻人間。
2011.11.7於吾意齋
迎客楓
寒同山東側上山石徑旁,有一株大楓樹,雖樹杆老皮,但樹冠張揚,霜時紅葉招展,春夏枝柔葉繁。每至遊人上山,她先熱情招迎,人們稱為迎客楓。雖四季換裝星轉鬥移,而佇立山門職守不變,尤在秋韻正濃時,她在叢中更嬌豔。
一
寒同山上迎客楓,
四季服色各不同;
一身正氣曆風雨,
無論春夏和秋冬。
二
依石傍崖迎客楓,
虯杆秀枝誠可頌;
姣在金秋染霜後,
滿山丹葉她最紅。
三
絢麗盛裝迎客楓,
笑佇山門綻姣容;
奉上紅葉甘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