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出現仙山的瑞祥莊嚴
啊!寒同山
你百年四季都是風光的經典
神仙洞
薑瑞光
2002年5月與黎明先生共訪萊州市寒同山景區
寒同山上好風光,
隻為楓葉返故鄉。
足履恍若攀天梯,
仙家真堪試劍芒。
窘步怯登山脊梁,
靜心方聞花木香。
峭崖漸透春訊息,
洞天紅花映斜陽。
注:薑瑞光,萊州市人,現為煙台市作協副秘書長,《圍城》雜誌主編。
秋日遊寒同山
林建東
一鬆
不肯穀間避風寒,
挺身長立丹崖巔。
雷霆摧折全無懼,
直欲暢觀五峰嵐。
二登山
秋日郊行遠,
興來登寒同。
不循人跡處,
偏向無路中。
鬆風久寂寞,
枝柯挽遊蹤。
思欲攀更險,
斜陽正晚鍾。
注:林建東,現任煙台信息工程學校學生處主任。
秋日寒同山四首
孫瑞曉
登峰望遠
耳際聽鬆緊,
履底看雲輕。
遊子扶巔石,
畫童喧凸峰。
沐雨苔石綠,
經霜楓葉紅。
登臨遙指處,
雲峰一望中。
紅葉
淙泉曲回牆,
霜葉掩石扉。
燃樹擎熾炬,
蒼峰凝碧翠。
鍾聲悠長久,
一寺依山偎。
深愛紅葉好,
不忍擷枝歸。
資聖寺
空穀俗塵盡,
曠寺階宇靜。
鼎繞七彩香,
案明五更燈。
鍾馨悅林鳥,
佛號肅禪僧。
夙願銘心底,
何必燃香鼎。
資聖寺望臨潭河水庫
寺外飛鳥寺內僧,
手中淨瓶案上燈。
佛門聖地誦禪語,
造化仙境聽秋聲。
晴日蘊暖天澄碧,
遙水涵煙亦空蒙。
送目波光粼粼處,
深淵可曾潛蛟龍?
寒同秋韻組詩
2011年10月30日萊州寒同山楓葉文化節,萊州市文聯、作協舉辦“寒同秋韻·最美萊州”文化采風活動。秋日嘉約,朋侶彙集;騁目送懷,浩氣怡然。攀陡峭之石徑,賞楓葉之紅顏;登大山之峰巔,品寒同之秋韻。開悟寒同,寄意秋楓,懿頌盛世,詩以紀之。
一
向往,是唯一的行囊
揣上滿懷祈盼
拋卻往年不遇的遺憾
融入楓林
與大山赴約,與遠古交談
漫山楓紅醉染酡顏
舒展長臂梳理秋風
飽蘸七彩
揮灑心靈的感動
二
眼神撥開雲霧
攀著蜿蜒石徑,拾級而上
山巒靜峙,楓葉蕭蕭
感官在閱讀中
翻開頁頁秋色
四野於一片迷茫裏,次第鋪展
登臨的高度
將地平線推向遙遠
三
踏過躲不開的滿徑楓葉
和遊人的喧鬧呼喊
俯拾一山秋色
赭綠,蒼黃,豔紅
糅和以天空的透藍
塗滿畫框
流雲掠空飄逝
雁過又添秋聲
一葉紅楓,動人秋影
定格於無邊心境
四
於大山幽穀中品味禪意
木魚經卷佛塔
於杜牧詩行裏解讀寒山
斜徑白雲彩霞
輕撫枝幹斑駁的年輪
怕踩痛樹根裸露的傷疤
五
唯美的心趣尋覓的身影
探尋的腳步忙碌的眼睛
一枝一葉皆有意
一山一石總關情
別留戀半途的誘惑
山巔還有更美的風景
六
煙熏火燎的石洞
蟠龍陪護著仙人對話了千年
任世間變遷演繹滄海桑田
任岩石風化銷蝕亙古無垠
叮當叮當,若天籟之音
穿透歲月迷霧,紛紜而至
融入神話古老的傳說
升華為膜拜的圖騰
醒來!長眠蜷臥的精靈
破壁而出一飛騰雲
呼喚雷電風雨
注:孫瑞曉,萊州市人,萊州市作家協會會員、理事。
寒同山秋色
宋長春
巒峰深邃霧重重,
楓葉霜天色愈濃。
何必千山廣問道,
城南不遠有寒同。
注:宋長春,萊州市人。現供職於萊州市人民法院。
火紅的楓葉
任庚遠
火紅的楓葉,
微風中搖曳。
把大山染紅,
為金秋放歌。
你鍾情這裏的肥沃,
你愛戀潺潺的小河。
你用美麗裝點秋韻,
你端莊高雅母親的品格。
山高需要你溫暖溝壑,
水美需要你孕育清澈。
人旺需要你胸懷擁抱,
情深需要你帶來和諧。
楓葉,可愛的楓葉,
走近你就牽手著快樂,
嗬護你是不變的選擇。
依偎你要默默的守候,
澆灌你有莊嚴的承諾。
讚美楓葉,
這裏繁榮昌盛,你彙聚著太陽的光澤,
呼喚楓葉,
捍衛這片瑰麗,我們不惜付出滿腔的熱血!
注:任庚遠,萊州人,原萊州市黨工委書記,現任萊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楓紅寒同(組詩四首)
葛維政
一棵楓立於印象主義畫風裏
成為寒同山楓林的標題
遊遍整座大山,楓樹是金秋的內容
渲染著紅色的主題
它們被處理得恰到好處
或者單株獨立,或者成片群聚
或者挺拔孤傲,或者虯龍翔宇
都是一付蒼桑、皴裂的軀體
舉著一簇簇從石縫裏提取的火苗
為早出晚歸的鄉村,引路照明
在風霜雪雨中奔走了一年
在日夜輪回裏走到了今天
卻沒有一株走失、掉隊
也沒有一株被紅色的深秋拋棄
有它陪伴的遊曆,時間倏忽而逝
踏上回程前,我驀然回首
做標題的這一棵,正揮舞著紅手帕
為我做燦爛的送行。從此
它代表的寒同丹楓,站在我的詩行中
成為點睛的一筆
在寒同山之巔
請不要停下來,親愛的
請你用一浪又一浪,曲折地將我
送上巔峰,送上快樂的紅雲
請不要用錦繡包裹我
也不奢望你用梯田、水塘的甲片把我掛滿
我隻要一件綴滿紅柿、丹楓的草蓑
求你用這長長的盤山路為我束腰
你需要什麼
燦爛?我會給你采來繽紛的穀雨
青春?我會交給你熱烈的芒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