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2)

如果自己可以走到遠方去狩獵,該有多好啊,那就可以渡過淇水,去探望自己心愛的姑娘了。然而那是不可能的,又非出師征伐,君主不可能離開王都太遠,並且武丁很清楚,輪到自己可以親自上陣,指揮軍隊,恐怕還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和相當艱難的旅程……

他派給獸育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潛往淇水邊的村莊,去探看嗇女的近況。然而,他沒有料到,獸育竟然會帶回來如此晴天霹靂似的消息。就在當年春天,淇水附近六個村莊的夏人發起暴動,殺死了派駐當地的夷人官吏,少師耆侯率領五十乘兵車前往征伐,殺死了青壯年男子三百多人,其餘的居民都抓起來賣作奴隸。如今淇水岸邊,真正變作了一片焦土,別說人煙,連雞犬都看不到了。

獸育不知道君主尋找一個諸夏女子究竟有何用意,以他的經驗和智力,是無法理解“愛情”這種存在的。宗室們已經挑選了十名貴族小姐,準備進獻給武丁,請他選擇其一作為正妻,其餘的納為側室,那些貴族小姐個個容貌姣好,身材嫋娜,君主哪有道理再去喜歡一個外族的鄉下姑娘?但即便並不了解內情,獸育還是竭盡全力地去尋找嗇女,因為這是君主派給他的任務,更是第一個任務。如果連第一個任務都無法圓滿完成,還怎樣維持君主對自己的信任呢?

然而人的主觀意願再好,客觀再努力,許多事情還是難以如願的。嗇女被耆侯俘虜為奴隸後,很快就被賣到了別家,然後數度轉手,早就不知道淪落到王國哪一個角落裏去了,以小小的獸育的能量,是無法千裏追蹤的。從這個角度看起來,武丁和年輕時戀人的最終重逢,也算是一個奇跡吧。

因為嗇女短暫然而波瀾壯闊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總之,武丁在萬般無奈之下,隻好遵從宗室的意願,挑選了盂侯的長女作為正妻,把其餘九名貴族小姐納為側室。但這件事終究對年輕的君主刺激很大,羞憤交加中,他病倒了。這場病來得極為凶險,連續十多天高燒不退,巫人們甚至已經開始考慮萬一君主病倒不起,下一個王位繼承者的人選問題了。整整半個月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武丁,終於清醒過來以後,大概是被高熱燒壞了喉嚨,從此一言不發。

這對國政倒並沒有什麼影響,本來他就隻需要象征性地點頭就可以了,不需要說什麼話,發什麼口頭指示。雖然君主身罹殘疾,王室威儀和顏麵大失,卻也不必要因此考慮廢立。況且,一個啞巴君主,其實更趁巫人們的心。

從此武丁向上帝祈禱的時候,就不必發出聲音來,而至於他所祈禱的事項,是否和尹、臣所拜托或者巫人所授意的相同,可就誰都不知道了——不,或許獸育會知道,而通過獸育找到的那位賢人版說,很久以前就心知肚明了。

【7】“眾”指階層的集群,單言之則指自由民,多眾與之同義。

【8】“獸”即野獸,獸正是負責君主狩獵事務的官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