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句話說得好:辦法總比問題多。從人類起源說起,因為人與人之間無法進行準確的交流,出現了語言;人類為找到更好的代步工具,發明了汽車、飛機。隻要敢想敢做,任何問題最終都會迎刃而解。隻是時間問題罷了。正因為: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我們不必在困難來到時,在它未解決的過程中用悲觀主義色彩去勾勒它的嚴重和恐怖,任何事情都是有轉機的,任何事情都有解決的辦法,我們要泰然處之,坦然麵對,以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暫時無法解決,那也要存有希望,樂觀地等待辦法的出現,這樣,我們的生活才不至於那麼黑暗無光。
在《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的進來》一書中作者寫道:也許有的時候很努力了,也達不到預計的效果;也許有的時候怎麼也做不好,也許無數眼淚在夜晚嚐了又嚐試,也許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不過沒關係,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
當我們有如書中描述的心態去看待困難或問題,那便可以用積極的心態去處理它們,你持有積極肯定的看法和思維模式,就會積極地思考,行動也會積極主動。積極主動將令你產生出無窮的智慧,引導你走向成功。被人們認可的出色商人和推銷員,都以積極的態度來看待世間的事物、生意及自己的人生。他們總是精神飽滿,積極主動。他們無論遇到多麼糟糕的事情,總能找出最合適的解決辦法,並將這些方法得心應手地用來拓展業務和豐富人生。積極樂觀地麵對一切事物和積極進取的行為方式,會大大增加你成功的可能。
來看一則廣為人知的趣聞:一家鞋廠的兩位業務員,為進行市場的開發調查,出差到了非洲的某個地方。抵達目的地後,一看到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兩人立即向公司各提出了一份報告。其中一位寫道:“這裏的人已經習慣了赤腳生活,所以沒有銷售市場。” 另一位的報告內容卻是:“這裏的人們尚在赤腳,有著無限的市場,這是本公司的一次巨大商機。請即速發五千雙鞋過來。”
麵對“大家都是赤腳”這一事實,報告的內容截然相反。其中一位認為當地人都習慣了赤足生活,即使發貨過去也不會有市場。另一位認為:大家赤腳是因為買不到鞋,如果在這裏出售,買鞋的人一定很多,大約可以銷出五千雙。
那麼,你認為哪一位業務員會成功呢?答案一定是第二位。
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無論是在生意場,還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對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自己的判斷。如果我們對那些事關自己的人生和生意的動態、事物總是持消極態度並形成習慣的話,那麼成長、發展、飛躍和成功都將與你無緣。因為消極、悲觀的壞習慣,就會一味地去尋找“所以不行”的理由。無論身邊有著多麼優越的條件,也不會去發現和認可,隻會找出各種理由去推脫、逃避。還未開始便已失敗,連試一試的機會都沒有。
遇事後用“車到山前必有路,橋到船頭自然直”的心態寬慰自己,平靜地思考,坦然麵對,相信事情會有轉機,那事情便一定會向著好的方向去發展。
當我們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判定事情如何解決後,在解決的過程中也不要帶著悲觀的情緒進行。當年,韓信帶著四千的兵,能夠把項羽的十萬大兵打敗。若是韓信是個悲觀主義者他絕對不敢這麼做,他有背水一戰的勇氣,所有船全都沉了,並告訴士兵:“你沒有退路了,隻有戰!”有的時候,悲觀就是把壞處考慮得太細,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反而更能快速解決問題。
4.給自己勇氣,不能被麻煩嚇倒
在我還讀初中時,有段時間同桌男生沒來上課,聽大家說他爸爸喝醉與人打架,打傷了人,要坐牢。我當時很震驚,心想著,他以後可怎麼生活啊?一個月後,同桌才出現在我們麵前,他瘦了很多,但精神狀態卻很好。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也不知該和他說點什麼。下午放學時,他看出我的猶豫,問:“你有話要說嗎?”我支支吾吾地說:“你,你害怕嗎?以後打算怎麼辦?”同桌淺笑著說:“謝謝你的關心,我不怕。我媽說‘任何麻煩都不可怕,膽子大就能戰勝。’我繼續上學,等爸爸出來。”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麻煩來了不要怕”的話,我對這句話印象很深,此刻我仍能記住當時同桌自信、淡然卻堅定的表情。我知道他的力量來自於媽媽,媽媽的堅強、自信和毅力撐起了突逢變故的家,讓兒子的生活能夠繼續下去,也讓她們的家重新開始新的生活。相反,倘若同桌的媽媽隻會整天以淚洗臉,抱怨丈夫不爭氣,哀歎自己命苦,那麼他的生活和這個家庭就會雪上加霜,看不到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