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是那段時期所有中國人的共同標簽。西方人帶來的不光是堅船利炮和條約,還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經濟侵略。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多少能促進整個國家經濟發展,但對於當時處於家庭作坊的個體,這無疑是場災難。這災難的受害者就有許忠一家。
當鴻佐和鴻佑來到書房的時候,李鴻輔還靜靜的站在窗前。看到兩人進來,鴻輔也沒有招呼他們入座。正欲開口,卻聽見鴻佐說道:“大哥這麼晚叫我們來是不是生意上有什麼急事?”
“是啊,大哥,忙了一天也不好好休息休息。”鴻佑說道,又想到了許忠就接著說道:“我原本也有件事想和大哥,二哥商量商量。”
“什麼事?”李鴻輔看著鴻佑問道。
”大哥,許忠來我們李家已經有五年了,不能始終這樣無名無份的生活在這,他現在每天都在追問他的身世,我們又不能直言相告,你說怎麼辦啊?“
聽了鴻佑回答,李鴻輔突然感動一陣內糾。
李君的出世,就像幸福之光照到他李鴻輔身上一樣,使他充滿溫暖和幸福。他每天都沉醉在為人父的喜悅中,和妻子的也話多了,每天回家總是要和妻子分享著一天來小女孩的變化,似乎這個女兒就是天底下最聰明,最可愛的女兒。又似乎這對夫妻一下子變成了天底下最幸福的一對。但卻忘了家中還有一個特別的孩子----許忠。
“這個我疏忽了。”李鴻輔想到這些慚愧的說道:“許忠是個苦命的孩子,他聰明乖巧,討人喜愛。再說許家又是我們家的恩人。“
說完,李家三人的心一下集中到許忠的身上,一起回想著許忠來到李家的這五年。
許忠是個乖巧,聰明的孩子。五年來,他給李·家帶來了無數的歡樂,也改變了李家很多人。
許忠來到李家一直和鴻佑住在一起,鴻佑儼然成了許忠的監護人,平時的噓寒問暖,陪著許忠玩耍,每天總是講些自編的聖人故事給他,似乎做到了一個父親能做的一切。或許在外人眼裏鴻佑有些玩世不恭,無所事事,可卻恰是鴻佑頹廢,冰冷的內心開始融化,開始振作的反映。
許忠來到李家的第一天起,李鴻輔就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一來是許忠悲慘的身世,二來是許家當年的恩情。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看著許忠越來越有看著承文的感覺,他對許忠好,似乎也彌補了他內心的痛苦和內疚。內心也因此得帶平靜和快樂
李鴻輔的妻子是個小他20歲的女孩子,上過西式學堂,長相俊美,是個新派的女孩子。原本家境富裕,隻因家境的敗落,負債累累,李鴻輔為其父還清了債務,才答應做這個李家的夫人。婚後妻子一直都是悶悶不樂,隻有和許忠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看到她露出美麗的笑容,似乎近一年來對許忠的照顧,慢慢讓她接受了李家和李家的愛,許忠自然也成了夫妻二人件的橋梁,慢慢拉近了這對夫妻彼此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