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勤王之軍(1 / 2)

京師被圍,國家危矣,完顏亶向各地發出了勤王詔令,但是應者寥寥。蒲與路統軍完顏蒲家奴接到使者送來的詔書後,他立刻收攏部眾,召集各個猛安集中,可他卻沒有向南進發歸京勤王,而是選擇向北逃去,鑽進了莽莽的興安嶺群山林海之中。別看其神經有問題,卻知道當前金國已經不保,保留血脈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和皇帝不告而別。

由契丹叛民組成的勤王隊伍一路上走得也甚是艱難,他們不僅要想辦法自籌糧餉,還要躲避已經歸降宋朝的完顏雍大軍的追剿,當曆盡千辛萬苦到達把忽嶺時被一支宋軍攔住,也見到他們日思夜盼的‘皇帝’——耶律延禧。但他們卻沒有上去朝拜,也沒有設法營救,卻是一哄而散,留下的沒剩下幾個人,其實這些人心中要的絕不是一個昏庸的、一無所有的廢帝,而是女真人許給他們的地盤以自立為王。

不過也有忠心為國的良將存在。速頻路統軍完顏可喜接到會寧使者的求救後,毫不猶豫的向胡裏改路所有將帥官員下達命令,宣布自己將率領胡裏改路所有將士,集中全部糧草、輜重,全力以赴的救援京城,拯救陷入危難中的皇帝,挽救行將滅國的大金國,保住祖宗的基業……

完顏可喜是個相當有個性的人,他是宗室子孫,人稱其才武過人、資性深刻、狠戾好亂、以大自居、好設耳目、頗有異誌,這些評價聽起來怎麼也不都想什麼褒義詞。他在速頻路的主要任務就是守護邊地,鎮壓五國部叛軍,防範高麗。

在常駐虎林城期間,完顏可喜招納分布山中的生女真、匪盜及亡命之徒四、五千人,組成一軍號稱‘虎豹軍’,他們的任務就是反複騷擾劫掠五國部和生女真及其它小部落,每逢夏秋之際他常常派兵深入五國部藏身的大山中清剿,毀其農田、房屋。搞得五國部和其它部落也派兵報複,使得邊境烽煙不斷,百姓不勝其苦。

當完顏可喜下令勤王後,將在速頻路屯田的猛安、謀克和所屬千戶所及所管轄的部落族民全部征發,居然聚起了一支由八萬步軍和一萬騎軍組成的勤王軍,毫無疑問這是目前整個金國實力最為強勁的一支武裝力量。跟隨徒大軍一起出發的還有從遼東各地遷難的商賈婦孺老幼,這些平民百姓們為了躲避戰亂,決定跟隨自己的軍隊一同行軍。與此同時,可喜還征集了軍糧數十萬石與大軍通行,共同救援京師。

這是個看似相當豪華的出場陣容,如果主帥運籌帷幄、指揮得當,似乎能夠給宋朝軍隊製造一定的麻煩!但是很可惜,主帥完顏可喜的指揮水平並不高,也就和宗敏之流在一個水平。因此心氣極高的可喜隻懂得衝動蠻幹,想著能在此戰中建功立業,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何救援也得講個策略方針,誰來負責開路先鋒,誰來負責押運糧草,誰來負責斷後壓陣,自己的老窩是否還要駐兵防禦,這些似乎都是主帥完顏可喜必須考慮的問題。但他的行動完全沒有章法,而是決定破釜沉舟、孤注一擲,速頻路無論是駐軍、屯軍和各猛安及千戶所屬族兵傾巢而出,各個州縣和關隘的守軍幾乎撤之一空,僅留下一個幕僚領著五百人留守虎林城,然後領著號稱二十大軍出援會寧城。

完顏可喜希望宋軍沒有發現他的行蹤,反應遲鈍,無法阻截自己,盤踞在行軍大路上的契丹人望風而逃。但希望太多,失望也會隨之而來。與之相鄰的五國部一直關注著其最新動向,完顏可喜傾巢而出終於給了他們機會,五國部立刻出兵越過錫霍特山搶占了各個隘口奪占了虎林城,將其老窩給抄了,斷了歸路。

而受趙檉之命征剿契丹叛亂的完顏雍也很快發現了可喜兵團的行蹤,偷襲了其輜重隊伍,毀掉其大部糧草。糧草是大軍的生命線,沒有糧草根本走不到會寧城,完顏可喜衝動下命令掠奪途中所經州縣百姓之錢財。同行的軍將表示反對,認為作為國家的軍人,不能保護自己的百姓,卻還要去加害自己的百姓,有何臉麵去見朝廷和皇帝?但可喜救援京師的決心不變,不顧勸諫堅持縱兵搶掠補充軍用。

為了躲避完顏雍和五國部及契丹人的襲擊,完顏可喜決定大路不走走小路,翻山越嶺在崎嶇不平的山間道路上艱難地行走著,趕往會寧,每日夜宿荒山士兵們不免怨聲載道。而此時東北的冬天已經到來,一場初雪後正在融化中的的積雪使得山路變得更加泥濘不堪,嚴重影響了軍隊的行軍速度,尤其是隨軍的百姓成了軍隊的一大累贅,這讓其很討厭這些毫無戰鬥力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