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告急(2 / 2)

三月,沈法興從東陽出發,邊行軍邊收集兵馬,往江都趨進,攻下餘杭郡,待進發到烏程時,已擁有六萬精兵。

毗陵通守路道德領兵抵禦沈法興,沈法興則花言巧語說服並與他約定連兵。而沈法興則借會盟之機襲殺路道德,進據毗陵城。

武德二年(619年)八月,沈法興攻克毗陵後,認為江、淮以南隻須自己發令調遣即可平定,於是自稱梁王,建都毗陵,建年號為延康,設置百官。沈法興性情殘忍,崇尚嚴刑,將士稍有過錯,就立即斬首,他的部下因此產生叛離怨恨之情。

不過現在這些事都沒發生,辛雷對他沒一點辦法。此行辛雷路過東陽,將叛亂的賊首婁世幹先給滅了,讓沈法興以後沒有控製兵權的理由了。

辛雷將吳興郡的軍卒抽調的幹幹淨淨,這裏的城防軍也安排的不少。辛雷不擔心沈法興造反,等到明年大隋皇帝楊廣死的時候,辛雷已經在江南站穩了腳跟。年底時在靠近吳興郡周邊秘密布置軍隊,一旦發現沈法興造反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鎮壓。

辛雷從江南各郡搜刮來的能工巧匠是有目的的,他在餘杭設立一個造船基地,製造海船和江船。辛雷還把嘉興的海鹽灘塗給圈了起來,準備下一步在此地設立鹽田。

鹽業是暴利行業,辛雷的第一筆發財大計就落在鹽業上。隻是現在戰事緊張暫時顧不上而已,等消滅了林士弘這股叛軍再慢慢地落實。

到了三月下旬,辛雷一行走到晉安郡不能再走了,波陽告急,林士弘大軍開始攻城了,辛雷必須北進迎戰林士弘。

此時,辛雷手裏搜刮了六萬多軍隊,根本不懼林士弘。

原來,辛雷在臨走前已經安排好了軍隊的布防,並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辛雷走後不久,二月底林士弘率領大軍來犯。

按照辛雷臨走時的囑咐,驍果軍的騎兵在外騷擾敵軍,切斷林士弘大軍的糧草供應。步兵則堅守城池,依仗城牆的有利條件抵抗林士弘叛軍的攻擊。

為了對付三千驍果軍,此次林士弘所率六萬軍隊氣勢洶洶地殺過來。這一下子來麻煩了,不是驍果軍麻煩而是林士弘麻煩了。

林士弘的六萬軍隊每天需要多少糧草啊?隨軍攜帶的糧草並不多很快便消耗的差不多了。原指望著走到哪裏搶劫到哪裏,誰知來到此地一看連個人影都沒有,讓林士弘直接傻眼了。

尼瑪,城裏進不去,鄉村空空如也連個鬼影都不見搶都沒地方搶,誰他媽想出如此惡毒的對策啊?

剩下的唯一途徑是從後方運輸糧草,可是,敵軍的騎兵神出鬼沒,輜重兵運送的糧草差不多都被驍果軍的騎兵給端走了,要麼就被燒掉,即便是僥幸運過來一點糧草都不夠塞牙縫的。

既然來了就不會空手而回,林士弘發狠了,命令軍隊限時攻下城池,這才造成驍果軍防守壓力空前的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