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騎兵團同樣進行擴充,徐立強、張世剛、張國超三個偏將各率領二千人的騎兵。
辛雷帶回來的驍果軍還有四萬多人沒有動,辛雷讓他們在俘虜中挑選合格的青壯,就地訓練軍隊。
辛雷手下沒有合格的大將,原來的那些老部下擴軍到現在的規模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辛雷隻能暫時將這些軍隊劃歸為中軍,自己親自率領。
林士弘的五萬軍隊傷亡足有一萬多人,剩下的四萬俘虜中挑選出三萬合格的俘虜,分配到各個驍果軍之中。如此,辛雷的中軍合計有七萬之眾。
俘虜中淘汰下來的其他一萬人要麼被分到輜重營,要麼劃分到守城軍當中。
波陽一帶的城防軍在辛雷離開的時間裏,擴張很厲害。辛雷交代過手下將領,下一步驍果軍控製的區域擴大很快,必須事先組建起足夠的城防軍填充,否則無法保證江南廣大區域的安全。
大軍修整一天,第二天,辛雷帶領著中軍以及大批城防軍向西開拔,隻留下宋為召和宮曉祥二人鎮守地方。
此時,豫章城的殘軍大概知道了他們的首領林士弘已經死亡,南越軍除了押運糧草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滅。
豫章城內人心慌亂,卻又聽說驍果軍正在往豫章城進發。這些南越軍殘餘像無頭的蒼蠅一般慌亂,各自忙著逃竄。
大部分人都往南方跑,其中很多人本來就是從南方過來的。
等到驍果軍抵達豫章城的時候,這裏已經是一座空城。至此,建立不到一年的南越國已經灰飛煙滅。
收到消息的辛雷立即命令徐立強和張世剛率領各自的騎兵向南方追擊,要求他們咬住逃軍的尾巴即可。步兵則尾隨其後,所經過的郡縣一律控製在手,等待城防軍接手。
為此,辛雷還派出文官曹明輝帶著大隋皇帝的聖旨,跟隨驍果軍一路南下,實施辛雷擴張地盤的計劃。
尼瑪,太狡猾了!
叛軍潰兵一部分往萍鄉方向逃跑,一路往贛州方向逃跑,驍果軍也隻好兵分兩路追了下去。
前麵是騎兵緊緊咬住逃軍的尾巴,他們身後是步兵和城防軍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前進。所過之處,占領城池讓城防軍接手。
從豫章一路南下相當順利,聖旨一到各地官員無不遵從,各個郡縣所有軍卒一律收歸驍果軍所有,留下城防軍駐守,驍果軍繼續南下。
不過,當驍果軍越過五嶺以後卻遇到了隋朝軍隊的阻擋。
隋朝將領張鎮州、王仁壽以及寧越郡太守寧長真聽聞有軍隊犯境,當即率兵前來阻擋,兩軍在嶺南形成對峙。
驍果軍沒有冒然攻擊,而是等待文官曹明輝的到來。如果聖旨到了,對方還要阻擋,那麼此戰不可避免。
兩天後,文官曹明輝匆匆趕來,在兩軍前宣讀聖旨。
張鎮州、王仁壽和寧長真也算聰明,沒有抗拒大隋皇帝的旨意,表示願意歸屬辛雷麾下。
扯大旗作虎皮啊!這些隋朝官員如果抗旨不遵那就是反叛,驍果軍便名正言順地向他們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