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裴矩(2 / 2)

裴矩一語道出了來意,這是題中之義,辛雷早就心知肚明。真若是長江以南安全沒問題,大概楊廣會急不可耐地命令辛雷撤回到江都。

如今大隋朝搖搖欲墜之際,恐怕任何事情都不如楊廣的聖駕安危來得重要。最主要的還是辛雷表現了出了善戰、能戰的水平,大隋朝的將士們四處出擊剿滅叛軍,結果不但沒有剿滅反倒是越剿越多。

“大人,本將也想早點回江都。豫章的林士弘雖然剿滅了,剩下的一些殘匪正在追擊中。

目前叛匪風起雲湧,剛剛剿滅了林士弘,屬下又截獲了最新消息,蕭銑以及部分朝廷官員反叛了,他們在嶽州欲複辟西梁。

嶽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帥鄭文秀、許玄徹、萬瓚、徐德基、郭華,沔州人張繡等共謀起兵反隋,眾人欲推舉董景珍為首領。

董景珍認為西梁後裔,羅川縣令蕭銑有梁武帝遺風,推舉他為主。據悉,下一步蕭銑將會稱帝。

屬下已經起草了奏折正準備上奏聖上。既然大人來了,正好讓大人將奏章帶回去。屬下隻等聖上一聲令下,揮兵西進剿滅叛賊。”

長江以南還有一些反叛者,朝廷也有風聞,江都離嶽州距離遠一些,等到消息傳到江都形勢已經開始惡化了。

裴矩一聽形勢竟然如此惡劣,大吃一驚,蕭銑這個梁朝後裔,大隋朝蕭皇後的親屬竟然也反叛了,而且還想稱帝。看來,皇帝楊廣希望背後的江南安寧也是奢望。

“消息確定嗎?他們都有多大的勢力,將軍需要多久才能將他們剿滅啊?”

“大人,嶽州叛亂原本是兩撥人,嶽州校尉是大隋的軍隊,蕭銑是梁朝後裔在當地頗有影響力,現在這兩撥人彙合在一起,總兵力近十萬。屬下兵力雖然暫時不足以抗衡,但是,剿滅反賊是屬下的職責所在,一旦抓住時機屬下必會傾力一擊,將這股叛匪消滅殆盡。”

辛雷的兵力分散,不會將家底都暴露在明麵上。朝廷知道的辛雷手下大約有四五萬軍隊,按照目前雙方的兵力對比,慎重一些一些沒有大錯。

裴矩並不是真正想招辛雷回江都,這隻是一種說話的策略,探一下辛雷的口氣,再加上察言觀色觀察一下辛雷對朝廷的忠心。

問題是蕭銑叛亂,不管辛雷是如何回答,朝廷都不會招辛雷回江都。

“辛將軍忠於聖上,忠於大隋,其心可鑒!蕭銑逆賊也算是皇親國戚,背叛朝廷實屬不該。江南之地還要依仗將軍剿滅叛逆,奏章我帶走,盡快遞交聖上。將軍要早做準備,隨時剿滅蕭銑逆賊。”

“大人盡管放心,平定逆賊是屬下的職責所在,屬下不敢有半點鬆懈。近期已經派出若幹人馬探查賊人的勢力分布以及兵力虛實,隻等聖上一聲令下,定會與賊人展開殊死決戰。”

辛雷掌握的原則是好話盡管說,反正不要錢。但是,不該說的話不能說,否則讓朝廷知道了辛雷的真實的實力,下一步恐怕就不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