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水文與垂釣(一)(1 / 3)

水文學涉及的領域是寬廣的,本文隻從中提取幾個與魚的活動密切相關的水文要素論及:即從水位的漲落、流速的大小、水溫的高低、泥沙的含量及天然餌料的分布等幾個方麵探索對魚的活動規律產生的影響,以有助於正確選擇適宜的垂釣地點。

由於魚類在不同水體中差異很大,故把地表水分成江河、水庫湖泊和小的養魚池塘三類分別敘述。

―、江河

1.水文特征

水位:水位的漲落是河中水量增減的結果8水量的多寡及變化是由水源狀況和支流狀況決定的。

我國的江河按水源狀況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雨源類。如淮河、長江、東南沿海、台灣、海南島等各水係,水源主要由降雨提供。這類江河的高水位出現在雨季,低水位出現在旱季,一年中有一次汛期。每逢暴雨降臨,地處山溪中的河流水位日變化可達近10米;地處平原上的河流則很少超過1米。第二類是雨雪混合源類。如黃河、海河,東北的遼河、鬆花江、黑龍江等各水係,水源是由春季的融雪、夏季的降水提供補給。這類河流一年中常常出現兩次汛期,即春季一次,夏季一次。第三類是冰雪混合源類。這類河流多在西北地區,水源由冰川、積雪的消融提供。水位變化在一年中夏季為最高,冬季則往往斷流,河床幹涸露底;一天中中午前後融雪加強,河水上升,夜間融雪減少,水位降低。

水位的漲落還與支流的狀況有關。其中一種是支流呈扇形排列,各支流彙聚於一處I如海河各支流在天津附近彙合,暴雨時水量變化大。其它還有羽狀排列:幹流較長,沿途接納各支流;平行排列:幾個支流平行排列,各成獨立水係,到下遊才彙合。較大的河流多為混合排列,水位的變化比較平緩。

汛期:按河水流量大小,一年可分為常水期、汛期及枯水期。汛期發生在雨季或融雪多的春季1枯水期發生在降水少,冰雪不消融的冬季。

雨源類河流的汛期由降雨決定,汛期發生在雨季。由於緯度和所處地理位置不同,最大與最小流量發生的月份也不同。如華南的西江幹支流,全以雨水作為水源,最大月徑流量出現在8月間,間有提前至6~7月者;最小流量出現在1月或2月,枯水期可連續5個月以上。又如淮河幹支流,5月份漲至春季流量高峰;最大流量出現於7、8月份;最小流量在12月或1月。

雨雪混合源類河流一年中有兩次汛期:一次是積雪融化導致的春汛,又名桃汛;另一次是降雨所致的伏汛或秋汛。此類河流都在黃河流域以北,如海河流域各條河流:3月份出現挑汛;5月為枯水期,也是一年中水量最少的月份;7月或8月為伏汛胡。又如黃河中段,包活關中涇、洛、渭河及山西汾河等,最小流量一般出現在1月份;4月份為桃汛;5月或6月出現枯水現像,但比1月份大;8月為另一個汛期。還有東北的黑龍江、鬆花江、鴨綠江、圖們江等,4~5月才出現鈍汛;8月出現伏汛;最小流量在2月份。

綜上所述,由華北至遼寧,再至黑龍江,挑汛出現分別為3月、4月及4~5月;伏汛則出現在7~8月份,時間較桃汛集中。雨季集中的特點適用於我國中部以東的絕大部分地區,原因是太平洋暖空氣與西伯利亞冷空氣衝突、交鋒,使暖濕空氣上升冷卻而形成雨。這種雨(稱鋒麵雨)是我國降水的主要形式,特點是雨時長、雨區廣。

流速:河水的流速由河床的傾斜度決定,傾斜度大處流速快,反之則小。流速還與河麵的寬度有關;河道狹窄處流速大,寬闊處流速小。這是由於河中流量相同,河道橫截麵小處必然流速大。

水在河槽中的不同位置流速不同;從水平方向看,流速向岸邊減小,向水流中心處加大,從豎直方向看,流速從底部向水麵方向加大。封凍期,水流在中部流速大。河水的最大流速連線與河底最深處連線重合。河中的淺灘一般位於河床反曲處,此處流速也小。

水溫:水溫因河水流動中的脈動而被調均。從水麵至水底溫差一般不超過2~3力,無明顯分層。

水溫沿河長方向的變化取決於沿途氣候,水的補給情況和流向。由北至南流向的河流水溫逐漸增加,反之則減小。如黃河在河套一段的水流從南至北,春季上遊的冰融化破碎順流而下,但河套處氣溫低,還處在封凍狀態,於是冰塊堆集而成冰壩。由冰雪融化為水源的河流,沿途水溫遞增。由於不同緯度得到太陽輻射的熱量不同,所以隨著緯度的增高,河水的水溫逐漸降低;又由於海拔每升髙100米,溫度降低0.61,所以隨著海拔升高,水溫遞減。

水溫的變化量取決於水的流量、天氣及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流量大的河流水溫變化小;晴天變化幅度大於陰天;髙低緯度地區變量小於中緯度。

每年的春季至夏季,氣溫逐漸升高,水也處在增溫期。眾所周知,水的熱容量很大,太陽輻射到水麵的熱量90%以上被水吸收,故水的上層溫度高,岸邊溫度高,河麵水溫髙於河底。秋至冬季,氣溫逐漸降低,水處在降溫期,即氣溫逐漸低於水溫,水上層的熱量散發到大氣中,所以水的上層溫度逐漸降低,水麵的溫度低於水底。水溫的變化與氣溫的變化趨勢大致相同,不過在變化幅度上要小一些,時間上也拖後一些,渾濁度:渾濁度是指水中泥沙含量的多寡,單位是克升,渾濁度的大小主要取決於降水量及流域土質狀況。每逢雨季,暴雨將地表的泥沙衝刷入江河;迅猛的水流又將河底的沉渣泛起;桃汛期水量少,流速緩,渾濁度較雨季低;常水期則往住河水清澈見底。

在很多地區,頭幾次暴雨引起河水渾濁度大增,但是以後則逐次遞減;每次暴雨中開始渾濁度很大,隨時間的推移也會逐漸減小。

岸形與底形,北半球的河流,由於地球自轉,東西流向的北岸緩、南岸陡;南北流向的東岸緩、西岸陡。岸為岩石質的則往往陽坡緩、陰坡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