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
軟骨發育不全(achondroplasia)又稱胎兒型軟骨營養障礙(chondrodystrophiafetalis),軟骨營養障礙性侏儒(chondrodystrophicdwarfism)等。是一種由於軟骨內骨化缺陷的先天性發育異常,主要影響長骨,長骨縱向生長受阻。也就是說先天性軟骨發育不良(全),就是軟骨不能變成骨,以至於骨骼不能生長,表現頭大、四肢短粗、下肢彎曲、腰椎前突,臀向後突,常有家族史(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又稱為短肢型侏儒。智力及體力發育良好,病人常作為劇團或馬戲團的雜技小醜。
2.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的病因是什麼
本病有明顯的遺傳性及家族史,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如父母一方有病,子女中1/2可以得病;如父母均為患者,則子女幾乎都要得病。由於不少病人不結婚或難產,致使無下一代,因而影響到遺傳形式。所以先天性軟骨發育不良(全)散發性病例占90%。當然也有人是由於基因突變所致。在雙胎中可以1個患病,亦可以2個均有,女性略多於男性。
3.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的表現
(1)矮小:本病是矮小的最常見原因。胎兒娩出時即可見其軀幹長度正常而肢體較短,這種差別以後逐漸明顯,肢體近端如肱骨及股骨比遠端骨更短,患兒脂肪臃腫。至發育成熟時,平均身高男性為131±5.6厘米,女性為124±5.9厘米。文獻上有97厘米和104厘米的報告。患兒身體的中點在臍以上,有時甚至在胸骨下端。兩手下垂時隻能摸到胯部,而不像正常人那樣可以達到大腿下1/3。
頭顱增大。有的病人有輕度腦積水,前額突出,馬鞍形鼻梁,厚嘴唇,小嬰兒時舌頭常常伸到口腔以外。
胸椎後突,腰椎前突,以後者為明顯。骶骨水平狀,使臀部呈特征性後突。
胸腔扁而小,肋骨異常短。
手指粗而短,分開,常可見4、5指為一組,2、3指為一組,拇指為一組,似“三叉戟”。有的病人的伸肘動作輕度受限。
下肢呈弓形,走路有滾動步態(rolling)。
智力發育正常,牙齒好,肌力亦強,性功能正常。
(2)X線表現:①顱蓋大,前額突出,頂骨及枕骨亦較隆突,但顱底短小,枕大孔變小而呈漏鬥形,其直徑可能隻有正常人的1/2。常伴有腦積水或側腦室擴張。②長骨變短,骨幹厚,髓腔變小,骨骺可呈碎裂狀或不齊整。在膝關節部位,常見骨端呈V形分開,而骨骺的骨化中心正好嵌入這V形切跡之中。由於骨化中心靠近骨幹,使關節間隙有增寬的感覺。下肢弓形,腓骨長於脛骨,上肢尺骨長於橈骨。③椎體厚度減少,但脊柱全長的減少要比四肢長度的減少相對少很多。自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椎弓間距離逐漸變小。脊髓造影可見椎管狹小,有多處椎間盤後突。④骨盆狹窄,髂骨扁而圓,各個徑均小,髖臼向後移,接近坐骨切跡,有髖內翻,髖臼與股骨頭大小不對稱。肋骨短,胸骨寬而厚。肩胛角不銳利,肩胛盂淺而小。
4.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的預後如何
本病沒有特效治療辦法。
嬰兒如未夭折,成年後可以勝任各種工作,預後良好。少數病人,由於枕大孔變小而發生腦積水。椎管狹窄的發生率可達40%,大部分在腰椎,偶有在頸椎或胸椎,造成對神經根或脊髓產生壓迫作用,需做椎板切除術減壓,或做椎間孔擴大術。嚴重的下肢畸形引起疼痛時,也可以用外科手術進行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