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想種什麼呢?”爺爺笑了。“種西瓜。”“唔,”爺爺棕色的眼睛快活地眨了眨,“那麼讓我們趕快播種吧!”
我從鄰居瑪麗姑姑家要來了五粒黑色的瓜籽,取來了鋤頭。在一棵大橡樹下,爺爺教我翻鬆了泥土,然後把西瓜籽撒下去。忙完這一切,爺爺說:“接下去就是等待了。”
當時我並不懂“等待”是怎麼回事。那個下午,我不知跑了多麼趟——去查看我的西瓜地,也不知為它澆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變成一片泥漿。誰知,直到傍晚,西瓜苗卻連影子也沒有。晚餐桌上,我問爺爺:“我都等了整整一下午了,還得等多久?”
爺爺笑了:“你這麼專心地等待,也許苗會早點長出來的。”
第二天早晨,我一醒來就往我的瓜地跑。咦!一個大大的、滾圓滾圓的西瓜正瞅著我笑呢!我興奮極了——我種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了!
後來,我知道這個西瓜是爺爺從家裏搬到瓜地裏的。盡管這樣,我不認為那是一種遊戲,是慈愛的爺爺哄騙孫子的把戲,而是在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心裏適時播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如今,我已有了自己的孩子,事業上也有所成就。而我覺得自己樂天的性情與成功的生活,是爺爺為我在橡樹底下播的種子長成的——爺爺本來可以告訴我,在內布拉斯加州種不出西瓜,八月中旬也不是種瓜的時節,而且樹蔭下邊也不宜種瓜……但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讓我真實地體驗了“希望”與“成功”的滋味。
心靈感悟:
對於孩子的教育,很多時候不能拘泥於死板的規則。給他們小小的內心播上希望的種子,才能獲得豐碩的成果。
16.最珍貴的是自己
1946年的秋天,26歲的汪曾祺從西南聯大肄業後,隻身來到上海,打算單槍匹馬闖天下。在一間簡陋的旅館住下後,他就開始四處找工作。工作顯然不好找,他便每天在胳肢窩裏夾本外國小說上街。走累了,他就找條石凳,點燃一支煙,有滋有味地吸著,同時,打開了夾了一路的書,細心閱讀起來。有時書讀得上癮了,幹脆把找工作的事拋到一邊,一顆心徹底跳入文字的海洋。
日子越拖越久,兜裏的大洋越來越少;能找的熟人都找了,能嚐試的路子都嚐試過了。終於,有一天下午,一股海濤般的狂躁頃刻間吞噬了他!他一反往日的溫文爾雅,像一頭暴怒不已的獅子,拚命地吼叫。他摔碎了旅館裏的茶壺、茶杯,燒毀了寫了一半的手稿和書。然後給遠在北京的沈從文先生寫了一封訣別信。信郵走後,他拎著一瓶老燒酒來到了大街上。他邊迷迷糊糊地喝酒,邊思考一種最佳的自殺方式。他一口口對著嘴巴猛灌燒酒,內心裏湧動著生不逢時的蒼涼。晚上,幾個相熟的朋友找到他,他已趴在街角醉昏了。
還沒有從自殺情結中解脫出來的汪曾祺很快就接到了沈先生的回信。沈先生在信中把他臭罵了一頓,沈先生說:“為了一時的困難,就這樣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殺,真是沒出息!你手裏有一支筆,怕什麼!”沈先生在信中談了他初來北京的遭遇。那時沈先生才剛剛二十歲,在北京舉目無親,連標點符號都不會用,就夢想著用一支筆闖天下。但隻讀過小學的沈先生最終成功了,成為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大作家。讀著沈先生的信,回味著沈先生的往事和話語,汪曾祺先是如遭棒喝,後來一個人偷偷地樂了。
不久,在沈先生的推薦下,《文藝複興》雜誌發表了汪曾祺的兩篇小說。後來,汪曾祺又進了上海一家民辦學校,當上了一名中學教師,再後來,他也和沈先生一樣,成了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作家。
心靈感悟:
人生於事,要接觸、認識很多的人,有父母、老師、朋友、愛人等等,這些人雖然都能夠給你以幫助,使你走向成功的道理更加順利,然而最終依靠的還是你自己,對你來說,隻有你自己才能全部擁有,也是最珍貴的財富。
17.把才華顯露出來
一個久不被重用的年輕人,借單位集體到西湖春遊之機,慕名拜訪了清蓮寺高僧普濟。他對普濟說:“我是一個名牌大學的本科生,已在單位辦公室兢兢業業幹了10年,比我學曆低、年齡小、進單位晚的都得到了提拔重用,可我還是個辦公室一般的文員,請高僧指點迷津。”
普濟聽了年輕人的話,雙手合掌道:“你在工作上對自己如何定位?”
“我老爸為官幾十年,他告訴我,人不能太露鋒芒,出頭的椽子先爛。我認為很有道理。”年輕人說。
普濟站起身對年輕人說:“請隨我到對麵的景點看看吧”!
普濟領著年輕人走出寺院,在湖邊的一排快艇、大遊船、小木舟中找到寺裏的快艇,然後發動小油門慢慢前行。
一艘快艇風馳電掣般迎麵駛了過來。艇主見普濟的快艇一直走得很慢,便在他們旁邊大聲問:“和尚,跑得這麼慢是不是沒油了?我有。”普濟合掌回答道:“多謝,老衲是怕跑得快了有危險。”
一艘大遊船迎麵踏浪駛回來了。船主看著普濟慢慢爬行的快艇高聲喊道:“和尚,你的快艇笨得像蝸牛,該淘汰了。”
一隻雙人舟迎麵駛回來了。舟主對普濟說:“和尚,你的快艇連個小木舟都不如,養它幹啥,報廢了吧。”普濟沒有吱聲,他回頭看看年輕人說:“我們返回吧。”
普濟調轉艇頭,加大油門,快艇電掣般向前飛馳,不一會兒就回到清蓮寺。普濟走下快艇笑著問年輕人:“你說我的快艇究竟如何?”
“因為他們不知你沒加足馬力才說你的快艇沒能量。”年輕人說。
“是啊,其實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呢。你學曆再高,再有才華,但你不顯露,別人不知曉,怎麼能看重你呢?即便你的能量有人知曉,但見你畏畏縮縮,寧願空耗生命也不敢開拓前進,人家又怎會承認、重用你呢?你又怎能快速到達理想的彼岸呢?在人才競爭激烈的今天更是如此啊。”年輕人聽了,頓然醒悟。
心靈感悟:
如果你有好東西,卻不使用,那和沒有是一樣的。一個人的才華就是這樣一件“好東西”,你不展現出來,總是唯唯縮縮,直到死去,化為塵土,那和沒有又有什麼區別呢?
18.上帝的回答
有個中年人不斷地到教堂祈禱,而他的禱詞幾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他到教堂時,跪在聖壇前,虔誠地低語:“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來敬畏您的份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幾天後,他又垂頭喪氣地回到教堂,同樣跪著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我願意更謙卑地來服侍您,求您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又過了幾天,他再次出現在教堂,同樣重複他的祈禱。如此周而複始,不間斷地祈求著。
到了最後一次,他跪著:“我的上帝,為何您不聽我的祈求?讓我中彩票吧!隻要一次,讓我解決所有困難,我願終身奉獻,專心侍奉您——”就在這時,聖壇上空發出一陣宏偉莊嚴的聲音:“我一直在垂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