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1 / 3)

12.托別人一把

陀思妥耶夫斯基二十多歲寫了一篇中篇小說《窮人》,學工程專業的他怯生生地把稿子投給《祖國紀事》編輯部。編輯格利羅維奇和涅克拉索夫傍晚時分開始看這篇稿子,他們看了十多頁後,打算再看十多頁,然後又打算再看十多頁,一個人讀累了,另一個人接著讀,就這樣一直到晨光微露。他們再也無法抑製住激動的心情,顧不得休息,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住所,撲過去把他緊緊抱住並流出淚來。涅克拉索夫性格孤僻內向,此刻也無法掩飾自己的感情。他們告訴這個年輕人,這部作品是那麼出色,讓他不要放棄文學創作。

之後,涅克拉索夫和格利羅維奇又把《窮人》拿給著名文藝評論家別林斯基看,並叫喊著:“新的果戈理出現了!”別林斯基開始不以為然:“你以為果戈裏會像蘑菇一樣長得那麼快呀!”但他讀完這部小說以後也激動得語無倫次,眼睛瞪著陌生的年輕人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你寫的是什麼,你了解自己嗎?”平靜下來以後他對年輕人說:“你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做出了反應:“我一定要無愧於這種讚揚,多麼好的人!多麼好的人!!這是些了不起的人,我要勤奮,努力成為像他們那樣高尚而有才華的人!”後來陀思妥耶夫斯基寫出了大量優秀的小說,成為俄國十九世紀經典作家,被西方現代派奉為鼻祖。

格利羅維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因各自的成就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但同樣令人們尊敬的是他們“騰出一隻手”托舉一個陌生人的行動。而且從最初,他們就預料到這個年輕人的光芒將蓋過自己,但聖潔的他們連想也沒有想就伸出了自己的手。

心靈感悟:

不要總是沉迷於自己的成就,看到別人的優秀就心生妒嫉,恨不得奪過來一把撕個粉碎。“騰出一隻手”,托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一把,而你也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受到尊重,收獲真正的友誼。

13.螞蟻的團結

黃昏時候,洪水最終撕開了江堤。一個個小院子成了一片汪洋之國。清晨,受災的人們三三兩兩在堤上,凝望著水中的家園。

忽然,有人驚呼:“看,那是什麼?”

一個黑點正順著波浪漂過來,一沉一浮,像一個人!有人“嗖”地跳下水去,很快就靠上了黑點,但見他隻停了一下,掉頭回遊,轉瞬上了岸。

“一個蟻球。”那人說。“蟻球?”人們不解。

說話間蟻球正漂過來,越來越近,看清了:一個小足球大的蟻球!黑黑乎乎的螞蟻密匝匝地緊緊抱在一起。風起波湧,蚊球漂流不斷有小團螞蟻被浪頭打開,像鐵器上的油漆片兒剝離開去。

人們看得驚心動魄。

蟻球靠岸了。蟻球一層層散開,像打開的登陸艇。蟻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衝上堤岸,勝利登陸了。岸邊水中仍留下了不小的一團蟻球,那是英勇的犧牲者,它們再也爬不上來了,但它們的屍體,仍然緊緊抱在一起。

心靈感悟:

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甘於犧牲自己的生命。對人類來說,隻有董存瑞、黃繼光這樣的英雄才能做到。而對於螞蟻來說,這是務庸質疑的。

14.以德報怨

梁國與楚國一向有敵意,在其邊境上各設哨所。兩邊的亭卒在各自的地界裏都種了西瓜。梁國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瓜秧長勢很好;楚國的亭卒懶惰,不鋤不澆,瓜秧又瘦又弱,目不忍睹。

人比人,氣死人。看著對麵梁國的瓜地,楚亭的人覺得失了麵子。在一天晚上,乘月黑風高,偷跑過去把梁亭的瓜秧全都扯斷。梁亭的人第二天發現後,非常氣憤,報告給縣令宋就,說:“我們要以牙還牙,也過去把他們的瓜秧扯斷!”

宋就說:“楚亭的人這種行為當然不對。別人做的不對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跟著學,那樣太小器了。你們照我的吩咐去做,從今天開始,每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也長得好。而且,這事一定不要讓他們知道。”

梁亭的人聽後覺得有理,就照辦了。

楚亭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仔細觀察,發現每晚梁亭的人都悄悄過來替他們澆水。

楚國的縣令聽到亭卒的報告,感到十分慚愧又十分敬佩,於是上報楚王。楚王深感梁國人修睦邊鄰的誠心,特備重禮送梁王以示歉意,結果這一對敵國成了友好鄰邦。

心靈感悟:

小小的西瓜居然造成了兩個敵國交好,這使我們不禁想起了周總理的“乒乓外交”。你伸出了橄欖枝,對方也會送你一對和平鴿。友誼就是這樣產生的。

15.請別人幫幫忙

有一天我去看望一個朋友、他正在求一個人幫忙辦事,請他幫助找一本書,而且一再對那個人說這本書對他是多麼重要。那個人非常爽快地答應了,並說一定能辦到。

那個人走了以後,我疑惑不解地問朋友,“你愛人在圖書館工作,什麼書借不到。借這本書不過是舉手之勞,可你為什麼偏偏要求別人呢?”朋友笑了,他解釋了這樣做的原因。原來,他經常幫助那個人,每次幫助之後,那個人都是萬分感謝。我的朋友聽到後,心裏特別的激動。所以,對那個人的幫助就更多了。但隨著幫助的次數增加,朋友發現和對方的關係反而疏遠了。我的朋友感到不可理解。後來,才知道,原來時間一長,對方發現自己在接受幫助時,除了表示一下感激之外,再無別的什麼表示了,也就是說,他隻能接受幫助,而不能反過來幫助對方。於是,他覺得兩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於是,我的朋友開始找他幫助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每次幫助之後,都由衷地向他表示自己的感謝。而每次我的朋友都會看到對方眼睛裏興奮的目光。也許,就在那個時候,他才會感到和我的朋友是平等的了。

另外,請你幫幫我,還能檢驗出一個被幫助的人是否有愛心,有良心。因為有些人,他們隻需要別人的幫助,而不想幫助任何人。他隻想得,不想失。有一位老人,幾十年來,不斷地用自己辛苦掙的錢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大學生。等到他老了,被病魔困在床上,需要別人的幫助時,有些受他幫助過的大學生竟連一句問候的話都沒有,何談幫助。他們缺少的不是幫助別人的能力,而是缺少做人的一顆良心。如果老人在早些時候,請他們幫助自己做點事,那麼,一些人的醜惡靈魂就會早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那麼,老人的金錢就會去幫助那些日後能為社會多作貢獻而又有一顆善心的人。

既然,請你幫幫我,這裏麵有那麼多的學問,所以在你幫助別人的時候,還是不要忘記,請對方幫你做一件他能做的事,然後誠懇地說一句:“請你幫幫我。”

心靈感悟:

求人辦事一般都是被動的,殊不知還有另一種類型的求助。求別人幫忙,並表示自己的感謝,在有些情況下實際上是對別人的尊重。

16.兩個蘋果

有兩個人十分要好,彼此不分你我。一日他們走進了沙漠,幹渴威脅著他們的生命。

上帝為了考驗他倆的友誼,就對他們說:前麵的樹上有兩個蘋果,一大一小,吃了大的就能平安地走出沙漠。

兩人聽了,就都讓對方吃那個大的,堅持自己吃小的。爭執到最後,誰也沒說服誰,兩人都在極度的勞累中迷迷糊糊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其中一個突然醒來,卻發現他的朋友早向前走了。於是他急忙走到那棵樹下,摘下蘋果一看,蘋果很小很小。他頓時感到朋友欺騙了他,便懷著悲憤與失望的心情向前走去。

突然,他發現朋友在前麵昏倒了,便毫不猶豫地跑了過去,小心地將朋友輕輕抱起。這時他驚異地發現:朋友手中緊緊地攥著一個蘋果,而那個蘋果比他手中的小了許多。

心靈感悟:

朋友是幹旱之中的一滴雨露,是嚴冬裏的一堆炭火。不要輕易去懷疑,要相信真正的友誼是經得住上帝的考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