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關於一碗飯的愛情
那是個春季,有個女孩認識了一個男孩子。
他們開始了一段浪漫的時光。一切都和女孩想象中一樣美麗。
那些日子裏,女孩的辦公桌上,開始有玫瑰花。女孩細心地為玫瑰換水,用前所未有的溫柔目光注視它們。
辦公室裏的女孩子們,常常在一起討論有關愛情的話題。而戀愛中的那個女孩總是說:“愛情,一定要有浪漫的,美麗的,就好像——好像那些玫瑰花!”
後來,有一天晚上,男孩帶女孩去一家小餐館吃飯。
女孩吃飯的時候,男孩坐在對麵,看著她吃飯。女孩吃著吃著,忽然想起了小時候,外婆就常常這樣坐在她對麵,看著她吃飯。外婆的目光裏,含著慈祥和喜愛,讓小時候的她,充滿了被寵愛的感覺,那種感覺,隻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幸福。
女孩抬頭看男孩的眼睛。那雙含笑的眼睛裏,映著女孩的臉,竟然也是很慈祥的樣子。那一刻女孩仿佛回到了從前,小小的心裏,溢滿了被愛的快樂。
女孩吃剩半碗飯,放在一邊。男孩對她笑笑,伸手拿走了那半碗飯,開始吃起來。吃得那樣香甜,那樣自然。
女孩愣了愣。在她的印象中,隻有外婆和父母才吃過她吃剩下的飯。那是隻有一家人才可以做得這麼自然的事啊。
“嘿,你知道嗎,我忽然想起了什麼?”男孩吃著飯,說:“我忽然想,如果以後有一天,我們窮得隻剩下一碗飯,我一定會讓你先吃飽。真的,我發誓!
女孩想,這真是一個奇怪的誓言啊,可這卻是男孩對女孩許下的唯一誓言!不知道為什麼,女孩卻為這個奇怪的、有關於一碗飯的誓言哭了……
以後,當同伴們再次說起愛情時,那個女孩就總是會說:“愛情啊,愛情就是一碗飯。”
心靈感悟:
飯是家的概念,當愛情進入了“飯”的階段,說明它已經成熟了,不再是一時感情的衝動。
26.愛的寬容
女人有了外遇,要和丈夫離婚。丈夫不同意,女人便整天吵吵鬧鬧。沒有辦法,丈夫隻好答應妻子的要求。不過,離婚前,他想見見妻子的男朋友。妻子滿口答應。第二天一大早,女人便把一個高大英俊的中年男人帶回家來。
女人本以為丈夫一見到自己的男朋友必定氣勢洶洶的討伐。可他沒有,反而很有風度地和男人握了握手。然後,他說他很想和她男朋友交談一下,希望妻子回避一下。女人隻得聽從丈夫的建議。女人心裏七上八下,生怕兩個男人在屋內打起來。然而結果證明,她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幾分鍾後,兩個男人相安無事地走了出來。
送男友回家的路上,女人忍不住問:“我丈夫和你談了些什麼?是不是說我的壞話。”男人一聽,停下了腳步,他惋惜地搖搖頭說:“你太不了解你丈夫了,就像我不了解你一樣!”女人聽完,連忙申辯道:“我怎麼不了解他,他木訥,缺少情趣,家庭保姆似的,簡直不像個男人。”“你既然這麼了解他,就應該知道他跟我說了些什麼。”
“說了些什麼?”女人非常想知道丈夫說的話了。
“他說你心髒不好,但易暴易怒,叫我結婚後凡事順著你;他還說你胃不好,但又喜歡吃辣椒,叮囑我今後勸你少吃一點辣椒。”
“就這些?”女人有點吃驚。
“就這些,沒別的。”
聽完,女人慢慢低下了頭。男人走上前,撫摸著女人的頭發,語重心長地說:“你丈夫是個好男人,他比我心胸開闊。回去吧,他才是真正值得你依戀的人,他比我和其他男人更懂得怎樣愛你。”
說完,男人轉過身,毅然離去。
自從這次風波過後,女人再也沒提過離婚二字,因為她已經明白,她擁有的這份愛,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那份。
心靈感悟:
愛的最高點就是寬容,一個懂得包容你的男人,正是可以依靠終生的男人。
27.金魚的魔力
瑪利剛過30歲,經醫院大夫檢查,他得了癌症。
恰好這個時期,這個地方很多人養的金魚也得了致命的“傳染病”,金魚死了不少。
瑪利天天看報紙,他對這樣的事也挺傷感,經常情不自禁地對著魚缸裏的金魚說著悄悄話。那意思仿佛是說:“金魚和人一樣,也會得癌症;人和金魚一樣,也會死的。”
可奇怪的是,別人家的金魚死了不少,而他家養的金魚卻越活越精神。
魚缸裏的金魚扭著尾巴,團旋著身子在水中遊動。瑪利經常在一邊觀賞,他從五彩繽紛的金魚身上得到了力量,病情也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好轉。
其實他一點兒也不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妻子瑪莎的精心安排——每當發現某條魚沒有精神了,她就在魚市上四處尋找,找到後,把那條沒精神的金魚從魚缸裏拿出來,然後用一條大小相似的魚換上。
一天又一天,瑪莎瘦了,瘦得像個蒼白的小月牙兒。
終於到了那麼一天,瑪利在魚市上買魚時知道了這一切。賣金魚的老人告訴他:“有個女人經常到這兒來,還淚眼汪汪地托我給她帶一條什麼樣什麼樣的金魚,要是帶不來,就哭得格外傷心。”
瑪利聽到這兒,眼裏也噙滿淚水。
回家後,瑪利什麼也沒說,不動聲色,仿佛根本不知道瑪莎精心巧妙地換魚這件事。那天晚上,他把瑪莎摟得特別緊。
後來,瑪利就精心照料著那些可愛的小生命。那些魚也挺爭氣,越來越美麗,顯然,是那個美麗的故事給了它們活潑的靈氣!
再後來,瑪利的病,竟奇跡般地好了!
心靈感悟:
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它甚至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實際上“魔力”不是來自於金魚,而是來自於愛情。
28.千裏姻緣
鮑金芝住在貴州省的一個苗寨裏,兩歲時患了小兒麻痹,右腿癱瘓,左腿肌肉萎縮,長年困守在家,喪失了學習和工作能力。
18歲時,父親一手包辦把金芝婚姻,把她嫁給了一個40多歲的癡呆男人。她裝病逃到姐姐家裏。她父親又吩咐婆家人用木杠、繩索把她捆梆回去。她悲痛欲絕地等那傻男人出了門,用枕巾撕成布條,爬了下床,爬出了門坎,爬到了門口那棵大樹下,費勁地把布條拋上樹上吊了。
醒來時,她被母親緊緊抱在懷裏。姐姐將她接到了家中,好心的姑媽給她買來了一雙拐杖,21歲的她終於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一天,她向一家雜誌社寫了篇文章,在文章中講述了自己的身世以及不幸婚姻,她寫道:“我渴望得到正常人的愛情,渴望有自主的婚姻,我相信我不是廢人……”
有一個男青年,也是殘疾人,叫賀平華,他一口氣讀完了鮑金芝的文章,於是鼓足勇氣,向她寫了一封信,他向她求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