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隨後又去了米鋪。
糙米和精米的價格不一樣,精米三十文,糙米才六文。
張平還怕小少爺吃不慣普通糙米,開口就要精米。
薑時安搖了搖頭,讓掌櫃兩種都稱幾斤。
這糙米也就口感沒有精米好,但是吃飯填飽肚子綽綽有餘。
買了米後,糙麵、細麵,接著油鹽醬醋,這些廚房必需都得買。
地方小也有小的好處,價格便宜,買了一大堆也才花出去一兩多銀子。
兩人隨後又去買了床上一應物品。
等東西買的差不多,兩人也累得夠嗆,馬車也已經快裝不下了。
在集市買了些晚上要吃的菜。想到院子裏那一大片空地,薑時安又拖著疲累的身體買了不少種類的菜籽、菜秧。
正是春日播種的時候,他也不能一直在鎮上買,沒那麼多銀錢不說。家裏院子那麼大,正好種些常吃的菜。
這邊主要糧食作物種的是玉米和紅薯,他也得種上一些。
種田對他來說倒也不難,福利院並沒有那麼多好心資助人,那麼多孩子總不能不吃飯。
於是福利院前後能種下東西的土地,都圍上了一圈小小的圍欄,每日一群小孩子拎著水壺到處澆水,等蔬菜成熟了又一起背著背簍去豐收。
瓦片兩人也去看了,鎮上好些的瓦片是十文一塊,就家裏屋子瓦片怎麼著也得幾百塊才夠。
兩人決定先回村裏看看有沒有誰家最近蓋了房的,有剩的話低價買上一些。
想起上午答應那群小孩帶糖塊,路過糕點鋪時,薑時安進去稱了兩斤龍須糖,又買了幾塊看起來味道就很不錯的糕點。
打從薑時安挑菜開始,張平看他的眼神就怪怪的,一路上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薑時安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就算他不再癡傻,恢複正常,但這些普通百姓會的東西,他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少爺,怎麼突然這麼熟練,張平應該起了疑心。
薑時安語氣無奈道:“我是不傻了,但記憶可沒丟,薑府那麼大院子,娘親也會種上一些蔬菜,我每日最喜歡在田裏玩泥巴自然是知道的。”
張平一聽,果然信了,尷尬地點點頭,看著他還有些不好意思。
最後幹巴巴地說了句,“時安懂得真多。”
半個時辰後,兩人回到了村裏。
村子口坐著幾個納鞋底的媳婦兒。
村子就這麼大,早上有人就看到了薑時安他們出門,這會兒村裏早已經傳遍了。
都說薑家那個癡傻的小兒子回來了,而且還不傻了。
薑時安縮在馬車裏靠著車壁像是睡著了,前麵坐著的張平倒是和眾人一一招呼過去。
能回答的就附和兩句,不想說的就重新扯個話題。主要是等他走了小少爺要是遇到什麼麻煩,到時候還得要鄰裏幫忙。
薑時安佯裝自己睡著了,縮在車廂裏不露麵。
他最怕處理這些關係了,要是能不來往,他寧願自己一個人待在院子裏。
等他們的馬車一走,圍坐在一起的幾個媳婦話頭就展開了。
“沒想到薑老大和蘭香這麼年輕就走了,你看這麼多錢有什麼用?還不是早早沒了。”
說話人語氣酸溜溜的,想到薑家那空了幾年的房子就有些眼紅。
還以為不會再回來了,到時候和村長說一說,看能不能低價賣給自家。
“行了,人都走了就少說點吧,倒是這小兒子可憐了,這不傻了,爹娘就都沒了,不過我記得他們家生意不是都做到了京中,怎麼還回這窮鄉僻壤地方來了。”
“她嫂子,你怕不是忘了他家還有個老二薑博遠,那可不是個好的,我估計呀,這孩子估計是被趕回來的,也是可憐人。”
“你們怎麼就說他家小的,別忘了他家那薑聞璟,從小就被誇是個神童,這怎麼也沒看到跟著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