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財富不容褻瀆,承擔職責是擁有財富的入場券(3 / 3)

(1)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用金錢來代替、衡量的。

古代的弦高,他趕著12頭牛去賣,路上碰見秦國偷襲鄭國的部隊。他為了祖國的安全,冒充鄭國來犒勞的使者,把牛獻給秦軍。秦軍大將孟明視信以為真,覺得鄭國既然派人來犒師,那麼必定知道秦國會偷襲,早就做好準備,於是隻好退兵。弦高把國家利益看得比金錢重要,人們都讚揚他。

可見,金錢並不是第一的,也不是至上的,在金錢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如祖國、人民的利益以及親情等比金錢更重要。

凡是成就大事業的人,都對國家有責任感,對社會有責任感。這樣的人在追求錢財時,不把錢財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國家的利益,對社會的貢獻放在了第一位。

能夠遵循這一道德標準的人,不管他是否有名氣,不管他從事哪一種行業,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國家的功臣和社會的棟梁之材。

一個企業能創造出世界企業發展史上的神話,這種動力和智慧不是單純的來自於個人要發財擺脫窮忙的動機,而是來自於對社會的責任心。

(2)把社會責任放在心裏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一個人如果在做事時能考慮到對他人和對社會的責任,那麼他內心裏自然就會有一種英雄感覺。這種英雄的感覺會幫助他在提高個人的技能、製訂計劃、設立製度、招聘人才等方麵,站得高,看得遠。從而使他的事業能夠一開始便是一個龍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事業便會成為巨龍。看看李嘉誠的事業,霍英東的事業,王永慶的事業,都證明了這一點。

(3)提升自己的奮鬥目標

從社會的角度講,你所從事的工作,你所掙的金錢都含有社會責任的性質,凡是對國家民族有利的,你會受到社會各方麵的讚同、幫助和支持。那些能征善戰的高級人才也會願意投入到這樣的事業中去奮鬥。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真正有智慧,有才幹的人是不會為一己私利的事業去奮鬥的。

5.責任感成就財富人生

責任和權利是雙生兒,想要享受權利,那麼就勇於承擔責任吧!

——洪敏麗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國人的財富觀也發生了重大的曆史變化,這就是從計劃經濟時期的拒斥財富、恐懼財富,到今天的追求財富和擁有財富。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我們形成了自己的財富觀,有些人的財富觀是腐朽、墮落的。隨著生活物質消費的多樣性,一些人的財富觀在不正確的路上越走越遠。

如今,炫耀性消費與社會責任缺失的巨大反差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反映了我國富人在財富觀上的不成熟。所以,我們必須形成對財富的正確認識,強化自己的責任感,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懂得依法求財、合理使用;才能夠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財富。

美國總統林肯曾這樣說過:“我——對全美國人,對基督世界,對曆史,而且,最後,對上帝負責。”林肯成就了自己的偉大人生,得到了世人的尊敬與敬仰,應該說這與他的責任感不無關係。人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包括家庭的、親戚的、朋友的、國家的、社會的。“責任就是對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因為這種愛,所以責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相反,一個不愛家庭的人怎麼會愛他人和事業?一個在人生中隨波逐流的人怎麼會堅定地負起生活中的責任?這樣的人往往把責任看作是強加給他的負擔,看作是個人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

日本人在工作中的高度責任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這也正是他們做的產品能行銷全世界的原因。

本田公司副社長的入交昭一郎講過這樣一個故事:那年,他剛剛大學畢業,本田交給了他一項任務:為F1賽車設計發動機活塞環。但在比賽中因為活塞環的原因,發動機被燒了,本田不僅臭罵了他一頓,還憤怒地告訴他,因為他的行為浪費了多少人的努力,給多少人添了麻煩,並要求他拿著燒壞的活塞環從機械車間到鑄造部門,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向所有人道歉。

當時的入交昭一郎無地自容,但從此就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腦海中,讓他明白做每一件事時,身上都承擔著責任,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其他同事的工作負責。

責任感不僅是有承擔的表現,也正是催促人努力工作,創作卓越的內在動力。

一個不知道對自己人生負有什麼責任的人,甚至無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責任是什麼。有一位小姐向托爾斯泰請教,為了盡到對人類的責任,她應該做些什麼。托爾斯泰聽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們為之受苦的巨大災難就在於沒有自己的信念,卻偏要做出按照某種信念生活的樣子。當然,這樣的信念隻能是空洞的。

更常見的情況是,許多人對責任的關係確實是完全被動的,他們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視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出於自覺的選擇,而是由於習慣、時尚、輿論等原因。譬如說,有的人把偶然卻又長期從事的某一職業當作了自己的責任,從不嚐試去擁有真正適合自己本性的事業;有的人看見別人發財和揮霍,便覺得自己也有責任拚命掙錢花錢;有的人十分看重別人,尤其是上司對自己的評價,於是謹小慎微地為這種評價而活著。由於他們不曾認真地想過自己的人生究竟是什麼,在責任問題上也就是盲目的了。而唯有那些看清自己責任的人,才是最容易成功的人。

小李是一名毫不起眼的理發師。他的理發店在街角最不起眼的地方,但卻是顧客盈門。理由很簡單:這裏麵有一位很好的理發師。他總能把顧客的頭發剪出最好的效果。如果能夠擁有一個好發型和一份好心情,在路上多花一點時間又有什麼關係呢?不僅如此,他的客人還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推薦這家理發店。久而久之,小李的理發店名聲大振,成為這個城市中首屈一指的理發店。

在這個過程中,小李招收了一批小學徒。在每次教授技藝的時候,小李總是不忘說這樣一句話:記住,每一刀剪下去都要負責任。這句話也是在小李正式做學徒的那一天師傅對他說的第一句話。

因為這句話,小李對工作的態度近乎偏執。有一次,一位有錢人來店裏理發。小李告訴對方,剪發大概要用40分鍾的時間。對方沒有異議。可是,剪到30分鍾的時候,這位顧客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得馬上走。小李堅持說:必須把頭發剪完才能走,不然的話,會影響到整體的效果。顧客很生氣,但是小李仍然不肯放他走,並且再三強調要為自己的工作負責。顧客沒有辦法,隻能留在店裏把頭發剪完。

半年後,那位顧客又來了,他笑眯眯地對小李說:“上次因為在你這裏剪頭發而耽誤了生意,我曾發誓再也不來這裏剪發了。但後來發現其他理發店剪出來的效果都沒有這裏好。現在,我和我的朋友們隻認你這一家理發店。”

擁有強烈責任感的人,就是最受人尊重的人。

哈佛大學的哲學博士戴維斯曾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一個人責任感的強弱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責還是敷衍了事。如果你在工作中,對待每一件事都是盡職盡責,出現問題也絕不推脫,那麼你將贏得足夠的尊敬和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