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練人才的選擇方法
現代社會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此言一點不假。一個小小的公司乃至一家大企業集團要成就一番事業,先得從人才選擇方麵人手。人以群分,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極有本事性格又極好的人為上上之人,雖有本事但脾氣不好的人為中上之人,雖無本事卻也無脾氣之人為中下之人,隻有那既無本事又個性凶暴的人才是下下之人。要正確分清以上幾種人,從中挑出合適的人選,我們得注意目前社會上人才選擇的步驟。
□確立正確有效的選擇方法
在進行正式選擇前,一定要根據某一具體工作崗位的要求製定正確有效的選擇方法:即是收集有關應聘人的信息情報要有利於預測、分析和判斷各自對承擔某一具體工作的能力、素質和成功程度。可以通過應聘人填寫的表格、查閱原單位有關材料或推薦人的意見等,收集有關的資料,還可以通過麵試或各種形式的考試方式了解。對各種材料的真實性要進行分析,所獲的信息資料能使人們預測到某一應聘人在將來某一工作崗位上的表現。
□製定申請表格
就選擇人才的具體步驟而言,第一步是要求應聘者填寫應聘表格。應聘表格內容一般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作經曆等。第二步是進行初步篩選:對應聘人填寫的申請表格逐一審核,認為對本公司利益有助的人留下,其他人員就淘汰出局了。
□就業考試
就業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挑選更合格的人才。考試要根據某一特定的工作需要來確定其考試形式、內容和給分標準。要有利於測定應考人與未來承擔某一工作有直接聯係的技能、技術和智慧。而一般的知識性測試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麵試
通過麵試選擇人才也是一個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不幸的是,主持麵試的人往往能力很差,或者往往隻憑自己第一個印象就對被麵試人作出判斷。因此,要提高麵試的效率,就必須對主持麵試的人首先進行培訓,以便能掌握麵試的內容、方式和要求,防止偏見。一般來說,有準備、有組織的麵試的效果會好得多。有組織、有準備的麵試,一般都事先準備好麵試的題目,主持人在麵試時按事先準備好的題目有次序地進行。
□通過評審中心進行考核
在選擇人才,特別是選擇管理人員或對本公司的職工進行提升時,許多企事業公司都采用“評審中心”來對候選人進行多方麵考核。比如:先用一般時間(一般1—3個月),就有關管理工作中關鍵的問題對候選人進行實地的模擬考核。
通過以上五個步驟,就可由有關部門做出最後聘用的決定了。從曆史中可以看出,用人選人很講究方法,跟現在社會中不太一樣。有名的用人之星曾國藩認為選擇好人才離不開自身的環境。就是說:選擇人才首先自己要有求賢若渴的精神,必須像戰國時代的巨商白生做生意那樣善於經營,或者像凶猛迅捷的雄鷹獵取食物那樣勇敢頑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其次要準備好迎接人才的條件。鑄造銅錢,首先要有模子,捕捉野雉首先要馴養雛雉作為媒鳥,要想得到人才,自己首先要有個重視人才、愛護人才的好名聲,這樣才有可能吸引人才來到身邊。
清朝湘軍的另一個將領胡林翼說,當選拔湘軍一個營長時,他要求這個人必須有智慧,有統兵經驗;當選擇一個哨官時,要求他勇敢廉潔,有帶領士兵向前衝的勇敢精神和不克扣士兵軍餉的誠實作風;當選拔一個什長時,則要求他善於團結,敢打敢拚。如果什長選不好,則士兵中至少會有十個人不夠驍勇;如果哨官選不好,則影響一哨的士氣;如果營長選不好,則一營人馬皆成廢物,而不可能依托這支軍隊去建功立業。
選拔人才的方法中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應當先求將而後選兵。當將才樹立後,他會按照自己的標準去選擇屬下,或用自己的德行去影響屬下,這樣上下步調和諧一致,對敵則無往而不勝。若是本末倒置,那就好比想抖落衣服上灰塵的人,不提衣服的領子,反而揪住它的一部分,這樣做的結果不是在保護衣服,反而是在損壞衣服,其結果是必將自斃。
因此,在選才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公司的內部情況,因事擇人,切勿有才便招,隻有斷定人才在你的工作範圍內得以發揮,這樣的人才則要招進來。
2.人才選擇有竅門
要選好一個人,就必須掌握選人的絕招,從以下4個方麵入手。
□用眼睛看清他的麵目
在麵試時,適當提出一些問題,看他是否善辯;假裝嚴辭詰責或尋根究底,觀察他是否機智,反應靈敏;給他一道大題目,然後要他回答怎樣去應付,又怎樣對這道題目進行創新等,這又可以看出他是否忠誠;請他吃頓飯,美酒勸醉,看看他是否失態。看清他的真麵目後,你才可以放心地選用人才。
□根據人性的弱點來選擇人才
如果他被你簡單的諷刺或幾句過分傷人的話而受不了,這樣的人才你還是少選為好。以下從3方麵關於人性弱點來幫助你考察人才及選擇人才。①聰明而性格懶散的人,很容易被人襲擊。②貪婪而好占便宜的人,很容易被人收買。③誠實而輕信他人的人,容易被人蒙蔽。以上三種人對作為一個老板的你來說,也許是個發財的機會。如果你用法得當,這三種人隻要有才,完全可以成為你的企業之星。
□從原則上考慮選擇人才
原則有很多種,一般分為就短就近原則、比較擇優原則、不拘一格原則、實踐原則、德才兼備原則、開放性原則等。
□從大眾意見來選擇人才
一個公司的人員有多有少,意見大體一致的可以從幾方麵選擇人才。①民意選舉法。②競爭考試法。③競賽擇優法。④鼓勵舉薦法。⑤張榜招賢法。⑥信息跟蹤法。
掌握了以上四大絕招,你可以從大千世界中,摘取讓你吃著舒服的蘋果。我們從曆史的例子中吸取經驗,從中掌握以上的選人要領。劉備聽說諸葛亮者極有才,便三顧茅廬,終於得見諸葛亮。隨後,劉備與諸葛亮談論天下時勢。劉備說:“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將衰,奸臣專權,主上蒙塵。我自不量力,欲為天下伸張正義,卻因智術短淺,屢屢失敗。然此心此誌,猶未改變。望你能為我出謀劃策。”經過幾番體察,諸葛亮對劉備已有較多的了解,認為劉備是理想的人君。於是便把隆中十年所觀察的天下形勢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當今天下,豪傑割據爭雄,不過形勢已漸漸明朗。曹操擁兵百萬,攜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與之爭鋒;孫權占據江東,曆經三代,深得民心,可做盟友;荊益三州地勢顯要,然據有者皆無能之輩,將軍若能得這以為基地,內修政治,外結孫權,一旦局勢有變,即可令將士北伐洛陽,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便是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一席話令劉備茅塞頓開,深感此人智術超群,能助自己功成名就非他莫屬,於是便誠懇地請求他出山相助。
諸葛亮幾句話就讓劉備知道他的才能,是因為對話中反映了諸葛亮對情勢的掌握和對天下大勢的分析相當完整而高明。如果說他對劉備政權內部情況的了解是基於處身於荊襄當地,而對相隔數千裏之外的益州竟也如此了如指掌則令劉備驚詫。由此可見諸葛亮的見地不凡。
要識得人才則需要講方法講藝術,不然領導者招聘進來的人不知是庸是才,使企業的利益處於危機當中。要知道收音機的音質如何,打開放一段聲音便知;要知騾馬的腳力如何,牽出去遛幾圈便知;劉備要了解諸葛亮的才能如何,就國內政事問題向其請教,從其各種精辟的見解中可以看出了諸葛亮的超人才能。
3.向西門慶學習選才術
西門慶因擴大生意,需雇請一個幫手。他的好友應伯爵向他推薦了一個四十多歲的甘夥計,並介紹甘夥計寫算皆精,會做買賣。西門慶對好友的話深信不疑,但還是親自對甘夥計考察了一番。的確覺得其很適合,最後聘人自己的生意門戶內。
從西門慶雇請甘夥計的這段描寫來看,西門慶選擇夥計似有這麼幾個特點:第一,他選擇夥計比較慎重,要經過當麵交談考察之後才決定聘與不聘。盡管應伯爵對甘夥計的情況介紹得比較詳細,西門慶仍然堅持要親自見一見。這種慎重不是沒有理由的,誰都知道夥計選得好不好,對生意的影響不可小看。第二,選擇夥計的標準比較全麵。從應伯爵的介紹來看,甘夥計一是有過本行生意的經曆,是緞子行的熟手;二是年齡正當盛年,不老也不嫩,正好做生意;三是生意上有特長、有絕活:“寫算皆精,又會做買賣”;四是有一定的社會關係。西門慶能夠通過應伯爵對他的行為起一定的製約作用。西門慶僅僅隻聽了應伯爵的介紹,尚未和甘夥計見麵,就憑這過硬的幾條,便對甘夥計有八九分中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