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交鋒階段:說服對方(2 / 3)

2.列一張提問表。以便會談中掌握所提問題的順序。什麼時候說什麼問題,有時是有一定成規的。

3.一場談判往往曠日持久,需要許多回合的會談。在還價階段每一回合談判開始時,要努力造成一種新的氣氛,根據需要隨時調整並提出新的會議議程。

當然,你也要恰當地把握時機,在你已安排好後,就可以總結了。這時要確保對方的情緒正處於高峰,然後可以告訴對方,你的要求是什麼,而對你的最高要求隻提一次,可以允許對方暫時走開去習慣一下這種思路。你可以敞開討價還價的大門,同時確保你是基於滿足你的要求的主張去向他們“推銷”的,也可以在你的論據中加入一些各方麵的原因。你可以向對方指出某些工作的價值,如減少庫存、改善現金狀況、騰出場地增加生產、保持勞動就業、提高威信、改善銷售地位,如此等等。

不管你要買何種東西,切記要向對方問好價,否則,你就要陷入一種“先買東西再談價錢”的圈套了。

科瑞爾是一個精明能幹、年輕的談判人,艾文斯已從事談判工作多年,有豐富的談判經驗。他們兩人在很多方麵都存在較大差異。科瑞爾非常聰明,他總能覺察到許許多多爭得1元錢的可能性,而與科瑞爾相比,艾文斯則顯得有些笨拙,他似乎對為1元錢而斤斤計較的做法不以為然;科瑞爾看問題很準確,他反應敏捷,能夠迅速理解所聽到的東西,而艾文斯的反映比較遲鈍,他常常在同一個地方不停地繞圈子;科瑞爾的推理性極強,並且想象豐富,總能在談判桌上提出層出不窮的設想,艾文斯思維混亂,理性思考能力差,而且,他總是難以提出任何積極的倡議;當科瑞爾感覺對方在某個議題上有過分的要求時會立即反擊,在這方麵艾文斯卻總說“我們該怎樣對你的老板說,才能讓他明白這樣做對我們來說是多麼的困難”;科瑞爾在談判中常常表示他是多麼的希望能與對方做成這筆交易,而艾文斯卻表示,若要按照他的要求成交是如何的困難。

總之,科瑞爾是個聰明伶俐的談判人,但是他卻總讓人感到懼怕;相反的,艾文斯卻顯得和藹可親,他常常使對方覺得自己是個相當能幹的人。事實上,在真正的談判中,人們總是對艾文斯做出很大讓步,而對於科瑞爾,則常築起一道牆。

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讓別人以為我們自己很聰明,當我們必須說:“我不知道!”或者“請再說一遍!”的時候,卻總是感到難以啟齒。其實,“愚笨”就是聰明,“聰明”卻往往就是愚笨。表麵上顯得相對地遲緩和鼓勵對方采取主動的人是城府很深的,而那些總表現得果斷、能幹、敏捷、博學或者理智的人並不見得聰明。所以說,聰明人不是去戰勝別人而是去影響別人。

談判的過程要求我們改變對方的行動,要求我們製約他,使他按照我們要求的方向移動。如果想讓對方按照你的道路運動,那麼你必須要理解他,能感覺到他想要於什麼。當他同意你的觀點時,要給予支持;而當他不同意你時,就不要支持他或給他設置一點小小的阻力。

有證據說明,當一個談判者被放到一批十分寬廣的選擇麵前時,他將更大程度地關注理性因素。在這一階段,他心目中需要的是一種精細的、經過測算並已經定量化了的方案,在討價還價的開始階段,這種方案也會使他動心。但是,如果選擇範圍逐漸縮小,他的個人目的和感情的成分將占支配地位,其中包括他和對方的友誼,他們雙方之間業已建立起來的感情紐帶。當最終決定很棘手時,這些因素對於走向結束階段將變得很重要。

重要的是,為了改變對方的行動,首先必須改變對方的態度。我們應從對方預先的設想、已有的信念。所需與所求等為出發點,並推動他們向著我們的建議方向移動。每件事情都有兩麵,每一次交易也都有滿足和不滿足的因素在內,雙方也都會產生一些需要克服的反對意見,交易之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於你如何去麵對反對意見,這就取決於你如何在交易中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討價還價力量,並且巧妙地運用你的力量去影響。改變對方的觀點。一旦你抓住了要訣,你就可以具有自己的力量,可以很圓滑地處理對方的反對意見,說服他們同意你的觀點。

所謂說服,是指在談判中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真正利害關係之所在。可以借助於對方的邏輯感,可以訴之於對方的感情,也可以投合於對方的價值感。練習下麵的步驟,你可能會發現它們是有效的,它並不是進行說服工作的唯一途徑,但它是一條較好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