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拜訪的細節(2 / 3)

這樣多尷尬呀!

禮貌待人,這個道理許多人都很清楚,也很明白,也時常這樣來要求別人。可自己做起來卻不一定就完美、輕鬆。這是一個教養和習慣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加強修養,同時更重要的是小心謹慎地來培養好的習慣。

有的人時常或不小心地“嘭”地一聲把門推開或關上,發出大的響聲,給人的印象不是開門或關門而是在撞門,這都是極不禮貌的。所以開關門用力要輕些,用力過猛,便會使房門碰撞牆壁發出大的聲響。但也不能用力過小,半天開不開,從而給人一種畏畏縮縮、鬼鬼祟祟的不良印象。

因此,對開門關門動作的輕重,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內涵和水平來,也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麵貌,更重要的是,直接影響到對方對自己的印象好壞,所以要格外注意。

現在,我們來設想一個人大聲而粗暴地開門的情景,當然他不可能是有意的,而大多數人也是無意的,這都是不良習慣不加留心的結果。

對方的接待人員或秘書將他帶領到會客室中,他也不在意,正在等待著對方,心裏也想如何在見到對方時給對方一個好印象,可是秘書可能已經將這個信息傳達給老板。下麵可能是秘書與老板之間的對話過程。

“老板,客人來了。”

“哦,他還挺準時的,我馬上去,我準備準備,他是什麼樣的人呢?劉小姐,談談你的第一印象。”

“老板,不好說。看他衣冠楚楚,時間也準時。可他開門的聲音太大了,顯得粗暴、不太禮貌。”

“哦……”

老板這樣“哦”的一聲,可能便決定了會談的失敗其實,大家也明白,行為禮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平時一定要注意。

即使對方是自己的老主顧或比較熟悉的公司,也要多加注意。因為自己與對方比較熟悉,一般人往往不再約束自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從而易造成與上述例子類似的情況。

我們在進門與對方交談、訪問之前,就應想好自己開門、關門的方式與動作,盡可能禮貌些。同時也不必太緊張,而表現得太過拘謹,最好是形成好的習慣。古語說得好:“習慣成自然。”原則上應不管是以何種方式開門,在打開時,以自己能自由進入的程度為宜,不要太小,也不可太大。

以上是一個開門與關門的方式問題,一定要從平時做起,形成良好的習慣,不可因小失大。

不打擾左鄰右舍

在別人的正常休息時間打擾別人是不尊重別人和不禮貌的行為。做客時,除了選擇恰當時機,也應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做到不影響拜訪對方、亦不打擾左鄰右舍。否則,就失去做客的意義了,更重要的是,你的行為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楊柯的生日到了,恰好是周末,同學們都來給他慶祝生日。

楊柯的爸爸媽媽看見楊柯的同學全都來了,非常高興。

生日宴會的節目也特別精彩,楊柯的家裏到處充滿了歡笑聲。生日快到一半的時候,為了讓他們玩得更開心,家長們都出去了。

楊柯和同學們更放鬆了,他們唱啊、跳啊,把剩下的蛋糕互相往對方的身上摸,有很多同學都成了大花臉,為了表演節目,他們從沙發上跳到地上,又從地上跳回到沙發上。

就在他們玩得忘乎所以的時候,響起了敲門聲,楊柯聽到有人來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樓下的王爺爺。

楊柯非常禮貌地問王爺爺:“您好!王爺爺,有事嗎?”

“哦,楊柯,是這樣的,你們這麼吵,還在地板上跳來跳去,我都沒辦法專心畫畫了。”“對不起,王爺爺。我們會注意的。”楊柯趕忙道歉說。王爺爺非常滿意地走了。

楊柯回來跟同學們一說,現在不能跳了,更不能跳到地上,於是他們隻能唱歌,他們把音響開到最大。

可是一首歌還沒唱完呢,門鈴又響起來了。

這回敲門的是鄰居張阿姨。“楊柯,小妹妹正在睡覺,你們能不能把音響開得小一點啊?”張阿姨笑著說。

“哦,對不起,張阿姨,我們馬上就把音量調小。”

停止了跳舞、唱歌,這下子大家都沒了興趣,蛋糕還沒有吃,就有人離席了……

無論是拜訪他人,還是在家待客,我們都要做到:

(1)在生活中打擾別人正常休息是不應該的。如果不小心打擾了,要立即道歉。

(2)在公眾場合需要保持安靜的地方,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要大聲叫喊。

(3)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在家中舉行的各種慶祝活動,一定要在不影響鄰居的前提下進行。

(4)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不要輕易打擾到爸爸媽媽的工作和休息。

(5)如果你無故受到別人的幹擾,有權利提醒、勸說對方。如果對方不能馬上停止,就可能受到法律的懲罰。

與人分別時要親切地告別

與人分別時,如果扭頭就走,或者漠然地道別都會讓對方覺得很不舒服,因為這表示不尊重,而親切的告別能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以及久遠的回味,所以,千萬不要忽視告別,要知道,它也是人際交往時很重要的一環。

“過年嘍!過年嘍!”一年當中,過年是歡歡最快樂的時候,因為每到這時,歡歡就能穿上漂亮的衣服,不僅能見到爺爺奶奶,還能見到伯伯家的哥哥姐姐們,和他們一起吃團圓飯,一起玩耍。因此,每年的這一天,大家都會從四麵八方趕來吃一頓快快樂樂的年夜飯。屋外寒風凜冽,樹枝被吹得左搖右擺,屋裏卻笑聲洋溢、溫暖如春。小孩子們吃完飯,就聚在一起玩起了遊戲,大人們一邊吃飯一邊交談,氣氛特別溫馨。

歡歡和伯伯家的豆豆姐姐趴在窗戶上,看外麵美麗的煙花,聽震耳的爆竹聲,開心極了。可是年夜飯一吃完,她們就得分開了,雖然很不舍,但是歡歡還是跟著爸爸媽媽回了家。

臨走時,大家互相道別。

哥哥姐姐都特別懂禮貌,連告別也格外認真。

“爺爺奶奶再見,叔叔阿姨再見!”“弟弟妹妹再見!”

輪到歡歡了,歡歡也學著哥哥姐姐的樣子,一一和長輩們道別。

“我會想你們的!”歡歡大聲說。

走了好遠,看到爺爺奶奶還站在寒風中目送著他們,爸爸媽媽打開車窗,使勁地朝爺爺奶奶揮動手臂,並且大聲地說:“爸爸媽媽,早點回去,不用送了,外麵很冷!”

聽到爸爸媽媽這樣說,歡歡也使勁地揮手,讓爺爺奶奶早點回。

爸爸媽媽相視一笑。

“他們一定是覺得我長大了。”歡歡高興地想。

道別時,應注意以下內容:

(1)道別時,可以以微笑感謝對方的熱情款待,必要時,也可以握手道別。

(2)道別時,應感謝主人的熱情款待,並且邀請對方下次到自己家做客。

(3)注意不能給人不辭而別的感覺,那是很失禮的。

(4)主動謝絕主人出來送別,如果主人執意送行,一段路程後,你應主動說“請回”。

(5)告別時,常常有語言表達,如“再見”“珍重”“保重”等。也有動作表達,如握手、擁抱、親吻等。

(6)熟人間談話結束時,一般說一聲“再見”,握手告別。

(7)主人送到門外,就不要和他說個不停,這是不禮貌的。

在分別時常用告別語以示禮貌。最常用的告別語有以下幾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