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要經常評估你利用時間的方式。選擇一天,記錄一下自己花在工作上的每一分鍾。你將會發現自己的時間浪費在了哪裏。
2.控製節奏
即使再優秀的運動員也不能在場上一直運動而不休息。起初,壓力也許真的會提高人的工作績效,但一旦過了頭,過多的壓力就會對人的工作能力造成影響。
每天的睡眠在不斷地循環,工作的高效期也在不斷循環。也許有人已經注意到,早晨的工作效率比下午要高,或者要在晚上11點以後工作效率才會再高起來。這些循環叫做“節奏”,它們每天都在發生。
為了能在高峰期高效地工作,要注意一下那些容易讓人陷入倦怠的波穀,並且小憩一下,而不是沉湎其中形成壓力。
3.生活要有個計劃
生活沒有計劃,容易給個人造成額外的壓力。如果同時要做好許多事情,當然就容易導致混亂、遺忘,還總讓人覺得還有那麼多事情沒做完,加重了生活的壓力。所以,如果可能的話,要為自己立個計劃,讓自己做到心裏有底,做事時有條不紊。此外,最好能一次就隻做一件事,並且一次性將任務完成。
4.改變你的認知方式
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決定了我們感受到的壓力。采用換位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別人,如當你與上級溝通存在障礙時,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是上級會怎樣處理,這樣將有助於與上級更好地溝通。
5.改變你的思維方式
人的思想感情與個人的觀念和人生哲學有關。仔細分析一下,如果發現這些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不良的情緒,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壓力,那就有必要為此做出一些改變了。改變個人的人生觀、處世態度有時候是很困難的,但是,哪怕隻做一點改變,有時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減壓效果!
6.消除工作中的環境壓力
你是願意坐在一個幹淨整潔,一切都井井有條的辦公室裏,還是願意坐在雜貨店似的一團糟的辦公室裏?很明顯,一個井井有條、令人愉快的工作環境,會減少壓力並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一個人在每找一份新報告、一盒鉛筆或一份重要文件時都要花十分鍾,那麼,他感到十分壓抑,並且無法按時完成任務,人們就毫不奇怪了。
7.學會宣泄
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可以通過運動、讀小說、聽音樂、看電影、找朋友傾訴等方式來宣泄自己不良情緒,也可以找個適當的場合大聲喊叫或痛哭一場。學會宣泄就是指當你的壞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後,你應該找一個你信任並能與其自自在在地說話的人,如朋友、親人、要好的同事,或者心理醫生,向對方講講自己的心裏話。研究證明,把“悶”在心裏的話說給一個樂於傾聽你的人聽,是一種非常管用的減壓方式。
8.消除壓力源
當你感到有壓力時,首先要找到壓力源,盡可能地消除壓力源。如果你的壓力是因為工作量太大造成的,你可以通過合理的時間管理來區分工作的輕重緩急,重要的工作馬上完成,次要的和不那麼重要的可以先放一放,待時間充裕時再完成。
9.學點放鬆技巧
有時候,人們需要遠離生活的壓力,去玩,去放鬆一下,這是一種自然的效果也是不錯的減壓方法。需要說明的是,應該盡可能從事那些能讓自己愉快、全身心投入、忘掉一切煩惱的業餘活動。不管自己有多忙,該玩就玩!現在流行的放鬆技巧很多,如沉思、深呼吸等。大家可以找到相關的資料進行練習,掌握一些放鬆技巧,這的確有助於減輕壓力。有條件或有必要的話,可以就此請教心理醫生。
10.經常鍛煉身體
研究證明,經常鍛煉身體可以減輕壓力。值得注意的是,應該選擇那些你認為比較有趣的活動,那些你覺得很“苦”、很枯燥的鍛煉往往起不到減壓的效果。
擁有良好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給第二天的活動“充電”,而且還是確保身心健康所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基礎。因此,千萬不要為了延長工作時間而減少睡眠時間,這樣是不明智的做法,會得不償失,因為這是以損害健康為代價的。
睡眠是否充足,不但是指形式上的睡眠時間夠不夠,更重要的是指睡眠質量的高低。為了提高睡眠的質量,一定不要失眠。隻有高質量的睡眠,才可以使你很快恢複消耗的體力,讓你第二天神采奕奕,煥然一新。
如果你能聽從下麵的建議,相信你會獲得滿意的睡眠:
1.睡覺之前不要生氣
不同的情緒變化,對人體有不同的影響。“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
睡前生氣發怒,會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緒萬千,以致難以入睡。
2.飽餐之後不要馬上睡覺
睡前吃得過飽,胃腸要進行消化,裝滿食物的胃會不斷刺激大腦。大腦有興奮點,人便不會安然入睡。正如中醫所說:“胃不和,則臥不寧。”
3.睡覺前不要飲茶或咖啡
茶葉和咖啡中含有咖啡堿等物質,這些物質會刺激人的中樞神經,容易引起人的精神興奮。如果睡覺前喝茶或咖啡,特別是很濃的茶或咖啡,那麼人的中樞神經就會更加興奮,使人不易入睡。
4.睡覺前不要劇烈運動
睡覺前的劇烈活動,會使大腦控製肌肉活動的神經細胞呈現極其強烈的興奮,這種興奮在短時間裏不可能安靜下來,人就很難盡快入睡。因此,睡覺前應盡量保持身體平靜,但也不妨做些輕微活動,如散步等。
5.不要使用太高的枕頭
枕頭過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大腦的血液過多而造成大腦次日發脹、眼皮浮腫;而枕頭過高,則會影響呼吸道暢通,易打呼嚕,而且長期高枕入睡,也會導致頸部不適或造成駝背。從生理角度上說,枕頭以8~12厘米高為宜。
6.不要枕著手入睡
睡覺時把兩手枕在頭下,除了影響血液循環、引起上肢麻木酸痛外,還容易使腹腔內的壓力升高,長此以往還會引發“返流性食道炎”。
7.不要用被子蒙麵入睡
以被蒙麵入睡,容易引起呼吸困難,而且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是對健康不利的。
8.睡覺時不要用口呼吸
閉口夜臥是保養元氣的最好方法,張口呼吸,不但容易吸進灰塵,而且極易使氣管、肺和肋部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因此,最好用鼻子呼吸,這樣不但鼻毛能阻擋部分灰塵,而且鼻腔能對吸入的冷空氣進行加溫,有益健康。
9.不要對著風睡覺
在睡眠狀態中,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會降低,容易受涼生病。古人認為:“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善調攝者,雖盛暑不當風及身臥露下。”因此,睡覺的地方應避開風口,使床距離窗口、門口有一定長度為佳。
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經說了一句話,這句話流傳了2400年。他是這樣說的:“陽光、空氣、水和運動,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可見人的生命和健康離不開陽光、水和運動,這說明運動和陽光同樣重要。
詢問任何一個保健醫生,他都會諄諄教導你:運動是健康的必要條件。運動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內容。也隻有運動,才能使人體的各種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持之以恒的運動的最大好處就是讓身體更加健康。合理的運動能使身體更加健美,並讓這種良好狀態保持下去,從而提高我們的自尊和身體滿意度。而且在運動中能讓人從中得到快樂。在鍛煉過程中,手腳互動,伸展肢體,而內心的抑鬱就會隨之消失。
體育鍛煉貴在堅持,重在適度,我們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應當找到適合自己鍛煉的最佳心率。當你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心率應該保持在多少?答案是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有損健康,太慢則收效甚微,對強化心血管機能作用不大。可以通過數學算法求出你的最佳心率。首先用220減去你的年齡,其結果就是你能達到的最快心率,然後再用這一結果乘上50%,得出適合鍛煉的最慢心率,或者乘上75%,得出適合鍛煉的最快心率。當然,你應該聽從這個老生常談的告誡,即在開始鍛煉之前先去谘詢醫生。
下麵我們為你提供一個測算自己運動時最佳心率的一個簡單的方法:
220-35(你的年齡)=185(你能達到的最快心率)
185×50%=93(適合鍛煉的最慢心率)
185×75%=139(適合鍛煉的最快心率)
專家建議鍛煉時的最佳心率應保持在你能達到的最快心率的60%至75%之間,並且堅持每周鍛煉3次,每次20分鍾。另外,我們在進行體育鍛煉時還要注意做好運動前的熱身準備,以免在運動中損傷自己的身體。
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體育鍛煉,專家都會建議你在鍛煉之前先做熱身準備,鍛煉之後進行放鬆活動,要充分舒展身體,以增強身體的靈活性。許多人忽視了這些建議,認為這些並不重要,這是一種錯誤觀念。熱身、放鬆與伸展身體可以防止受傷、改善循環、增強能力。我們在運動之前應該做5~10分鍾練習(例如在慢跑前後先走上一段),以此作為熱身或者放鬆活動。在放鬆之後再做一些伸展活動。
另外,對於運動者來說,運動時機的選擇也十分重要。作為一天生活中的必修課,體育鍛煉的最佳時間是清晨起床後,因為在新鮮的空氣中鍛煉身體有助於排除體內的各種毒素和廢物。寒冬臘月天氣寒冷,也可改在傍晚進行。鍛煉項目可因人而異,關鍵是找一種你自己喜歡的,適合你年齡的運動,健身操、瑜珈、太極拳、氣功、健身跑、散步、登高運動、球類或足健療法等,不必做硬性規定,但需注意的是運動量掌握要適度。一般以鍛煉完畢,冬天自覺感到全身暖和;夏天微微出汗但不覺得心跳過快為度。
運動之後,洗個熱水澡或是擦個冷水浴,再來杯新鮮的檸檬汁或是葡萄汁,你會覺得渾身上下爽潔舒適而充滿活力。想想看,在這種情形下開始一天的新生活,該是多麼的美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