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健康細節,影響一生(2 / 3)

3.不要濫用藥物

有關專家指出,當前藥害已成為僅次於煙害和酒害的第三大“公害”。全世界每年死於藥害者不下幾十萬人。為此,欲求健康長壽,必須停止濫用藥物,包括濫用補養藥品。補藥用之不當,也會傷人。

4.切忌操勞過度

卡耐基認為:野心很大的人可能會成功,但是,野心也容易便他無法活得很久、享受人生。所以,如果升級必須加上很大的壓力、緊張和過度操勞,你就應該下定決心放棄升級。

紐約馬白爾協同教會的牧師皮爾博士,在印第安那波裏對一群聽眾講演中說:“現代的美國人,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神經質的一代。”皮爾博士說,“愛爾蘭人的守護神是派翠伊克,英國人的守護神是喬治,而美國人的守護神卻是維達斯。美國人的生活太緊張、大激烈,要使他們在聽道以後能夠平靜地睡去,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賺大錢的代價是不幸或早死的話,你應該同意少賺一些錢;如果對自己鞭策得太嚴了,你應該鼓勵自己滿足於稍低一層的成就。

5.減緩節奏

放鬆可使你完全忘記一天的煩惱和問題,雖然每個人都有放鬆的必要,但是就有人無法放鬆自己。

你的意識會把這一項目標作為你注意力集中的對象,這意味著你的內心,已排除其他所有事情,因此,你不會因為躺在躺椅中說一聲“我在放鬆自己”就能真正放鬆自己的,因為你的思想還是環繞著一個既定問題在轉。你必須找一個放鬆的目標,並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到它身上,才能達到真正放鬆的目的,例如園藝、放風箏、讀小說或做任何其他能吸引你注意的事情。

其實電視和喝酒並不能使你真正放鬆,你應該有不同的興趣,以使你的思想能換換口味,練習坐禪會為你的精神力量帶來不可思議的神奇,體力勞動可能也是一項你樂於從事的活動;你不但要放鬆你的思想,同時也要放鬆你的身體。

放鬆自己並不是偷懶的表現,反而是使你的思想保持最佳狀態的妙藥。一天之中能有短暫的休息可以解決你的緊張並給你的潛意識活動的機會。

6.適量運動

最理想的情況,是把運動當做放鬆自己和娛樂的一種方式。放鬆和娛樂對你的思想能力有很大的影響,而運動除了能保持身體健康之外,對思想同樣也會有所幫助。但你必須保持適量和適度,過量的運動反而會引起疲勞。

你應每周做三次體操,每次20分鍾。運動身體和心理最好的刺激物,它對於清除負麵影響因素方麵有很大的幫助。體育訓練已成為了解人類潛力的重要方法,並且可以培養出一些有助於你追求成功的技巧。

7.抵製有害的情緒

自古以來就有“怒傷肝”“憂傷肺”“恐傷胃”以至“積鬱成疾”之說。這就是說,消極的情緒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為什麼呢?因為人的情緒變化總是和人的身體變化聯係在一起的。例如,人在恐怖的時候交感神經發生興奮,瞳孔變大,口渴、出汗,血管收縮而臉色發白,血液中的糖分增加,膀胱鬆懈,結腸和直腸的肌肉鬆弛。一般來說,當人的情緒變化的時候,人的血液量、血壓、血液成分、呼吸、代謝、消化機能以及生物電都會發生變化。

過度的消極情緒,或一個人長時間地被消極情緒所控製,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例如,長期不愉快、恐怖、失望等,胃的運動就會被抑製,使胃液的分泌減少。對腸的影響也是同樣的,憤怒時,腸壁的緊張力降低,蠕動停止,影響消化機能。總的來說,這樣使人消化機能不好,容易產生胃潰瘍。

為了更好地說明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人的一生健康的重要影響,在此向大家提供一份關於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健康細則,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參考。

眾所周知,洛克菲勒一生建立了自己強大的石油帝國,而且活到了98歲,這與他一生都養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有關,他一直都很注意保持身心健康,他盡量爭取長壽,把贏得同胞的尊敬確定為主要目標。以下是洛克菲勒為達到這個目標而實行的綱領。

(1)每周的星期天去參加做禮拜,將所學到的記下來,以供每天應用。

(2)每天爭取睡足8個小時,午後小睡片刻。這樣適當的休息以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對身體有害的疲勞。

(3)保持幹淨和整潔,使整個身心清爽,堅持每天洗一次盆浴或淋浴。

(4)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移居到環境宜人、氣候濕潤的城市或農村生活,那裏有益於健康和長壽。

(5)有規律的生活節奏對於健康和長壽有益無害。最好將室外與室內運動結合起來,每天到戶外從事自己喜愛的運動,如打高爾夫球,呼吸新鮮空氣,並定期享受室內的運動,比如讀書或其他有益的活動。

(6)要節製飲食,不暴飲暴食,要細嚼慢咽。不要吃太熱或太冷的食物,以避免不小心燙壞或凍壞胃壁。總之,諸事要和緩、含蓄。

(7)要自覺、有意識地汲取心理和精神的維生素。在每次進餐時,都說些文雅的語言,並且可以適當同家人、秘書、客人一起讀些有關勵誌的書。

(8)要雇用一位稱職的、合格的家庭醫生。

(9)把自己的一部分財產分給需要的人共享。

洛克菲勒在通過向慈善機構捐獻,把幸福和健康帶給了許多人的同時,也贏得了聲譽,更重要的是自己也得到了幸福和健康。他捐資所建立的基金會將有利於好幾代的人。洛克菲勒的生命和金錢都是做好事的工具,他達到了自己目標,獲得了健康與幸福。

消除內心的壓力

事業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美滿,人際關係的和諧,是每個人都期望的生活目標,追求高質量的生活無可厚非,還應積極提倡。

問題出在哪裏呢?你的能力和心理素質。除了極個別智力超常的人外,大家的智商其實都差不多,而能力卻相差很大。在同一個目標下,能力強的人往往比能力弱的人壓力要小,因為能力強的人覺得獲勝的機會比較大,目標離他越近,壓力就會越小。

有了壓力不一定就是壞事,壓力來源於人的需求,而這種需求就是人們追求奮鬥的原動力。感受到壓力,體會到自己的需求,能產生為之拚搏的欲望。人在遇到絕路的時候,巨大的壓力往往爆發巨大的潛能,“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如果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或由於客觀原因壓力過大,則會超過人的承受能力,使我們感到心力衰竭,不堪重負,甚至產生一些心理疾病,更別提奮鬥了。就像彈簧一樣,在沒有超過其承受範圍時,你用力壓緊它,鬆開手,它會用力反彈;但一旦超過其範圍,彈簧發生變形,再用勁,也反彈不回來。

那麼壓力來自何方?

造成一個人壓力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例如:企業內部缺乏良好的激勵機製、工作中複雜的人際關係、工作強度大、自身的職業定位不正確等。超強的壓力會給個體的職業發展與健康帶來嚴重的負麵影響,在個體身上造成的後果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也可以是行為方麵的。籠統來說,壓力來源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麵:壓力可以分為兩大類:來自體外的壓力(專家們稱之為外部壓力)以及產生於個人體內的傾向和行為的壓力(專家們稱之為內部壓力)。

具體來說大致有以下四方麵能導致產生壓力:

1.外部的逆境

壓力無處不在,人們很大一部分的外部壓力來自於外部的逆境,也就是人們都能感覺到的“日常壓力”:比如,丟了鑰匙,遇到交通堵塞,洗衣機出了毛病。另外,還有一種外部壓力是“組織壓力”——當不得不將有毒廢物運往另一個地方,或者違反了交通規則時,就意味著人們遭遇到了“組織壓力”。

同時,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員,每個人都還麵臨著生活中的“社會壓力”,麵對他人的發火、挑釁和憤怒。同時,生活中還有一些讓人不能忘記的重要事件,像失業,無法獲得提拔,家中又添新丁,或有人去世等。

2.內部陷阱

消極的暗示也是人們產生壓力的主要誘因。各種各樣的外部壓力使人們擔驚受怕,它們總是不斷地發生在人們身邊。令人奇怪的是,這些壓力中的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常常進行消極的自言自語往往會帶給人消極暗示,例如,“我最近身體狀況不大好”,“這份新工作可能和原來那一份一樣糟糕”,這些都是工作壓力產生的直接誘因。

3.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我產生壓力的另一種方式,就是選擇了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浪費了人們大部分的時間,這些都會反映到工作中的無秩序,缺乏效率,這些都是壓力的主要來源。

4.憂鬱的個性

有些人天生就容易給自己製造壓力,這體現在其個性的許多方麵。也許有人會認為,壓力可以使人變好也可使人變壞,但是,最終它會讓人為此付出代價。

當人們知道了自己所承受的壓力以及來源時,就可以製定控製壓力的計劃。該計劃必須詳細,而且應該包括控製或消除壓力的方法。例如,當壓力出現,同時自己的工作期限又快到了時,人們可能不得不加快速度並潦草地完成工作。也許這能逃過老板的眼睛,但自己知道幹得很糟。這種做法可能會引起自己的挫折感和失敗感,同時會造成壓力增多——於是一係列的不愉快又開始了。

洞察了壓力產生的內在原因,也就有了如何對抗或消除壓力的一係列方法:

1.控製時間

人們對時間控製得越好,所做的工作就越多,承受的壓力就越小。有效的時間控製的關鍵就是關注結果,而不是關注過程。通常,當人們努力完成工作時,電話就是最大的時間浪費。如果沒有秘書協助接聽,就應該買一個應答裝置,沒必要在每次電話鈴聲響起時都親自接聽。要認識到追求工作質量和奉行完美主義是有區別的。追求完美隻會浪費時間和增加不必要的壓力。要學著創造更多的時間。如果你的工作比時間還多,那麼試著早到30分鍾或是遲走30分鍾。試著從午飯時間中節省1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