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孏也是唐生智的同鄉。唐生智任湘軍第4師師長的時候,周孏曾任師參謀長、警備旅長,北伐以後,唐部擴編,周孏也一步步升到了軍長。他和劉興2人經曆頗相似,此前,和劉興一同在軍事參議院任上將參議。
至於羅卓英又該另當別論了。他是陳誠的副手,陳誠是蔣介石的心腹,羅卓英自然也成了蔣介石的親信。蔣介石把他安插在唐生智身邊,不言自明,是用他來牽製唐生智。
餘念慈是何應欽的人,此前任中將參議。
唐生智的為戍司令長官部的幾位正副長官們形成了一個‘三國四方’的局麵。唐生智心想,這仗還沒打,就給我身邊插了釘子,老蔣可真是稟性難移呀!
接下來,唐生智受命組織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他很想找些老部下與他再共患難,可是今不如昔,明眼人誰還看不出來,以南京孤城抗擊凶悍的日軍無疑於以卵擊石。各個自顧不暇,誰還願留在南京,甚至一些與唐生智親近的人,關鍵時刻也各奔前程了。
此情此景,令唐生智不禁慨然長歎,倍感淒涼,這時候,他才真的體會到什麼是孤家寡人的滋味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唐生智勉強把司令長官部組織起來了。
在半個多月前,也就是11月16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對日作戰大本營發布南京衛戍部隊戰鬥序列。
長官部下屬防守南京的部隊為:桂永清的教導總隊,第78軍宋希濂的36師,第10軍徐源泉的41、48師,第71軍王敬久的87師、第72軍孫元良的88師,以及憲兵的兩個團,炮兵第8團的一個營。
後來,自淞滬擔任掩護撤退的第74軍、第66軍、第83軍還有第2軍團的徐源泉部也先後奉命參加防守南京。
中國軍隊重兵集結,準備拚死固守,日軍晝夜兼程氣勢洶洶,南京誌在必得。
日軍華中方麵軍兵分五路合圍南京。1路是第11、第13、第16師團沿京滬鐵路經丹陽、鎮江、句容西進;第2路是第3、第9師團由金壇直撲南京;第3路是第10軍第114師團沿宜興、溧陽、溧水公路前進;第4路第6、第18師團沿寧國、蕪湖公路進攻蕪湖,包抄中國軍隊沿江西去的後路;第5路國琦支隊從廣德經郎溪、太平渡江。攻占浦口,切斷南京守軍渡江北去的退路。南京已處在日軍西麵包圍之中。
這邊唐生智也在調兵遣將,加緊設防。他把南京的防守陣地分為複廊陣地與外圍陣地。複廊陣地在城外一線。唐生智把裝備精良戰鬥力強、號稱蔣介石的“鐵衛隊”的教導總隊放在中央;防守紫金山及城恒東部。左邊是宋希濂的36師,防守紅山、幕府山及城北地區;右邊是孫元良的88師,負責防守雨花台及城南地區。憲兵部隊守衛清涼山。外圍陣地由第2軍團,第74軍、第66軍占領烏龍山炮台、棲霞山、句容、槨化、牛首山一線,構成半環形外圍陣地。
12月7日淩晨,蔣介石的飛機飛走以後不久,天一大亮,塗著血紅的太陽旗的日軍飛機就出現在南京上空,一時間南京城炸彈橫飛,火光衝天。敵機越來越猛烈的轟炸告訴人們,一場血戰就要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