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向學生講明有關實驗的要求,為學生準備好有關的學習資料,讓學生認識實驗、參與實驗。

通過教師家訪、開家長會,向家長講明實驗的目標和意義,讓家長理解教改、支持教改實驗,並能按異步教學的有關要求,在家裏指導學生自學和複習。

(二)過渡階段

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分析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通過談話、小型競賽活動、智力遊戲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分析學生的自學情況,逐步引導學生理解自學的意義,掌握自學的方法,養成自學的習慣。我們通過檢查家庭作業、指導預習、課堂自學指導、差生輔導等工作,讓全體學生過好“自學關”。

(三)正式實驗階段

1讓學生初步認識教材體係,認識單元劃分,明確學習目標,了解學習進度,做到心中有數。

2指導學生預習。我們先在課堂上介紹預習的程序和方法,做預習示例分析,然後讓學生在家獨立預習,並養成預習的習慣。比如,預習數學時,要求學生粗讀一遍課本內容,大體知道課題內容,然後細讀,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精讀課文,明確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理由,勾出公式、性質、定律等重點部分,記下不懂的問題。

3教會學生使用自學符號。比如,語文課中用丄勾出生字、新詞,用II、I劃分段落層次,用一勾出重點句子,用標明重點段,用標明有疑問之處,數學課中用一標明術語,用——勾出定義、定理,用點出關鍵詞,用勾出公式,用表示必做題,用口表示鞏固題,用丁表示提高題,用々表示思考題,等等。

4精心設計自學提綱。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自學提綱,並引導學生認識自學提綱,領會題目的意圖,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從中掌握自學的步驟和方法。

5根據學情,指導自學。學生根據自學提綱自學時,老師先了解全班學生的學情,找出共性問題和個別性問題,然後進行宏觀全體指導和微觀個別指導。在指導過程中,了解自學的進度,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幫助差生完成自學任務,為優秀生布置額外的任務,做到因材施“導”。

6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遠的能力。一般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找出規律的程序。其中分析問題是關鍵,教師應啟發學生找到問題的突破口,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讓學生學會假設、判斷和推理。比如要數I這個圖中三角形的個數,如果讓學生見個數一個則很難數清,如果先讓學生分析此圖的構成、找到關鍵是先數清頂端部分,三角形的個數,再用這個個數乘以3就得到總個數,這樣才能做到又快又準。如果就此進一步總結出計算公式,那麼學生遇上這一類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了。

7指導學生複習。複習包括學完知識後的鞏固性複習、學新知識前的聯係性複習、分階段的小結性複習以及期中、期末的係統性複習。我們根據學生的學情,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給他們規定複習的時間、次數、方式。我們提倡及時複習、反複複習,更注重複習要求的差異性和複習方法的多樣化。我們運用了小結、提問、搶答、競賽、讀書、背誦、整理筆記、列提綱等形式進行複習,效果很好。

8指導學生做好作業、批改作業。首先重視作業的設計,根據教材內容特點設計不同類型的作業,根據學生的水平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讓學生感到難易適度,份量適當,“做”有所獲。學生做作業時,教師根據學情做有針對性的指導批改作業時,我們改變了由老師單獨改的做法,采用了學生自改、學生互改與老師講評、老師麵改相結合的方式,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培養了學生的改錯能力,提高了批改的效率。

9指導學生做好小結。我們采用的小結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學生根據教師的小結提綱獨立小結,然後再集體檢查、評議,另一種是學生根據小結要求分組討論,然後由教師檢查總結。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小結可詳可略,可書麵可口頭,但都達到將知識係統化、培養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10運用電教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我校具有一流的電教設備,為開展電化教學提供了物質基礎。在異步教學實驗中,我們也充分發揮電教媒體的優勢,運用錄音、錄相、投影、幻燈、電腦等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充實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11培養“小老師”,帶動中下生。學生學習的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可能讓學生都成為優秀生,但我們可以使他們在各自的基礎上共同進步。我們重視對尖子生的培養,要求他們發揮優勢,超前學習,並承擔輔導中下生的任務,讓他們做“小老師”,在輔導中下生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督促自己、提高自己。我們在班裏開展了“一帶一”的活動,並讓最優秀的學生負責組織全班性的自學、複習以及競賽、遊戲等活動。這一手段發揮了學生的個體優勢,又發揮了班集體的整體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實驗效果

我校的異步教學實驗已進行了三年,實驗效果是顯著的。檢查驗收結果表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提高,自學能力顯著增強,絕大多數同學已掌握了預習的方法、自學的方法,養成了自學的習慣,部分同學還具備了超前學習、拓寬知識領域的意識和能力。

從表中可看出,實驗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不管是及格率還是優秀率,實驗班均明顯高於對比班。該班有兩名學生參加1993年廣東省新苗杯數學競賽和1994年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均獲三等獎,有八位學生在升學考試時考上了全區僅有30個名額的奧林匹克數學實驗班。

實驗乙班實驗兩年,語文科及格率由85%變為100%,優秀率由25%變為50%。在學校各項競賽中,榮獲前三名的人數比對比班多30%。

七、幾點體會

1開展異步教學實驗三年來,我們體會最深的就是異步教學能大麵積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它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為中心任務,並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加以落實,這是完全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的。

2異步教學法有效地打破了“滿堂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問題,它是符合教育心理學原理的教學理論體係。

3異步教學重視學法指導、講求作業及批改的實效,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減輕了師生的負擔。學生作業求精不求多,旨在掌握方法、運用方法、形成技能,這就讓他們從繁重的作業負擔中解脫出來。教師備課重在鑽研教材和教學設計,而不在於過多地考慮宣講什麼,批改作業重在引導學生發現間題、分析問題,而不在於自己批改,這樣,教師可以從繁重的作業批改中解脫出來,讓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異步教學能切實做到因材施教,既能優化個性,培養特長,又能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進步”。在異步教學中,老師能根據學生學情實施異步指導,促使優生更優,促進差生轉化,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年的異步教學實驗讓我們嚐到了甜頭。它在我校落實“興趣素質育人”辦學模式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方麵顯示了它特有的功能。實驗教師們因為成功地舉行了多次公開教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並獲得多項異步教學成果,切身體會到異步教學的優越性,因而對下一階段的實驗充滿信心。我們將在前段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深化認識,將我校的異步教學實驗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