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1 / 3)

趙文麟對孩子們的傑作無話可說,發表不了任何意見,這根本就是開玩笑,小孩子玩的遊戲。防空洞在學校的西北角,有個現成小山丘,六朝時期的一座古墓遺址,1958年大煉鋼鐵,人們砌土製小高爐時無意中挖到了墓道,那年頭沒什麼文物概念,也不把千年古墓當回事,一下子發現了很多修墓道的青磚,立刻廢物利用,正好砌土高爐。文物主管部門聞訊趕來時,古墓早被破壞得不像樣子,隻找到一塊刻有墓誌銘的石頭,扔一旁也沒人管,工作人員趕緊當寶貝收藏到博物館。當時還挖到的隨葬品,各種陶器,陶俑,陶牛車,要麼碎了,要麼被隨手牽羊地拿走了。文物部門職責所在,想去追回,也無跡可尋,隻好在古墓不遠處豎一塊石碑,算是亡羊補牢。

1969年夏天,備戰風聲比任何時期都要緊張。全市都在開挖防空洞,小學生自然也不能例外。妞妞小學的防空洞一度還被評為先進典型,很多學校前來參觀學習。在工宣隊師傅帶領下,以高年級的學生為主,又一次將已經封閉的墓道打開,將原有的小山丘盡可能掏空。孩子們想象力很豐富,又非常缺乏,因為和戰爭聯係在一起,結果就隻能非常可笑地模仿電影。一開始都是學習《地道戰》,這部片子看過很多遍,基本上能將台詞背下來,但是很快發現這思路行不通。

在趙文麟看來,孩子們挖的這個防空洞更像一隻大蜘蛛。有著一千多年曆史的六朝古墓,仿佛蜘蛛肥碩的身體,圍繞它延伸出去的一道道壕溝像蜘蛛細腿。本來計劃像地道戰一樣,這些細腿部分都是在地下進行,應該是隱蔽的通道,可是稍稍深挖一些就冒水,上麵又會不斷坍塌,結果隻能挖成了明溝。所謂防空洞,大部分都露天,根本就不可能防空,全校那麼多人,真正能躲進洞的,連一個班級的人都不到。

大概九點鍾光景,趙文麟回到了家,氣溫讓人熱得喘不過氣來,渾身早已濕透,脫去上身的老頭衫,用毛巾抹汗,然後就赤著膊,到藤椅上去靜坐。坐了一會,鄰居高奶奶端了碗綠豆湯過來,說天氣太熱,吃這玩意正好解暑。他正好有些餓了,也不客氣,拿起來就吃,隱隱地聞著那味,好像已經有些酸了。天氣確實太熱,食品很容易變質,不過高奶奶既然是好心,當然應該將它吃了。於是眉頭也不皺,狼吞虎咽,幾口就將一碗綠豆湯喝了。

高奶奶沒話找話,說天氣熱,再不吃掉,這綠豆湯真要餿了。趙文麟不說話,懶得搭理,天熱得讓人都不想說什麼。高奶奶又問起妞妞學校的防空洞,問挖得好不好。他搖搖頭,苦笑著說那個也不能叫防空洞,真打起仗來,一點作用都起不了。高奶奶聽他這麼說,便找到了新話題,問會不會真的打起仗來,真要是打起來,究竟誰會跟我們打,為什麼非要打仗,說妞妞一會告訴她是要跟蘇修打,一會又說是美帝,到底會是誰呢。

趙文麟還是無話可說,隻能安慰高奶奶,讓她放心,說這仗打不起來,跟誰都不會真的打。打仗的事情很嚴重,哪能說打就打。高奶奶不相信他的話,說這個還真的不一定,居委會都開始全麵動員了,讓大家趕快疏散,能離開南京的都趕快離開,最好去投奔鄉下的親戚。武學園14號的老李全家去了鄉下,12號的老王他們廠也發出了通知,讓家屬盡可能地疏散,打仗打仗,說不定就真打起來。高奶奶是居委會主任,小時候出牛痘,臉上留下了很多深暗的疤痕,人們背後都叫她“高麻子”。“文化大革命”初期,小小的居委會主任也成了“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高奶奶本來就是家庭婦女,幹這個主任也沒工資,一賭氣幹脆回家不幹了。後來居委會實在找不到願意管事的人,隻好又把她請了出來。她本是個喜歡多事的熱心人,人家不得已請她出山,她罵了幾聲娘,發了幾句牢騷,又重新掌管居委會的大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