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美麗的天空(2 / 3)

王先生,你的業遭到頭了,怕是日後要享這孩子的福呢。那是一些來算命的。

王瞎子,得了這麼好的兒子也不給我們說啊?那是幾個夥計。

人們的稱讚聲中,王瞎子的一顆頭扭過來,扭過去,像所有內心充滿了喜悅臉上掛滿了禮節的父親一樣,告訴他正牙牙學語的孩子這個稱伯伯,那個叫大媽。圍著那個孩子,人群時時蕩開一陣浪花似的笑聲。

一個好心的人,幫王瞎子組成了一個家庭。孩子的降臨,差點兒要了殘疾女人的性命,更讓殘缺的生活又壓上了一層沉重的艱辛。女人既是神誌不清,王瞎子就又當母親又當父親。今天,滿街的人們讓他體會到除了操心和艱難之外,還有做父親的無與倫比的榮耀和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從此,歪脖大柳樹下的王瞎子不再寂寞了。

王先生,兒子沒牽來呀?

那是過路的。丟下聲音,人已走了。

王瞎子,這是幾件舊衣服,拿回去給孩子換換洗。接著懷裏塞來一包柔軟的塑料袋。這是同在大柳樹下謀生的同伴。

王瞎子已記不清了,到底有多少熟悉和陌生的人,送來了一份份關心:一袋奶粉,一件衣服,一個小小的玩具,一句溫情的話語;閑下來的人也愛攏來在自己的麵前站一站,問一問兒子,嘮一嘮家常。周圍的氣氛活了,說話人的口氣變了,自己不再像一個另類,一個局外人,而是這個世界上堂堂正正的一員。王瞎子體會到了做人的尊嚴,人世間的溫暖。坐在大柳樹下,固然也時常沒有生意,但是柳樹葉發出的氣味讓他感到了芬芳,先前心煩的嘈雜的市聲現在卻感到了親切,曾讓人感到焦躁的陽光原來也是這麼的溫煦。王瞎子感到他的世界變了,變得親切和諧,變得光明亮堂,他知道,這全是自己的兒子,那一個健康漂亮的孩子,讓人世間的亮光照到自己的身上。

大柳樹下的人們也注意到王瞎子變了,變得衣著整潔,變得愛講幹淨,變得不再口無遮攔。他不再沉默寡言,不再兩眼向天,就是生意不好,也是一副愛與人說笑,一副樂嗬嗬的快活模樣。聽他算命,大家才發現,這個算命的瞎子和別人說的不一樣。比如對吵架的夫妻,他會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折了本的人,他會說,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對自以為仕途失意的人,他會說,寧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對正在苦惱中的人,他會說,秋至滿山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人是三節草,必有一節好——講的全是做人的道理,出的全是度過困境的主意,說的全是生活的希望和未來的信心。這些人人都清楚的大道理,經過他的口,仿佛更有了說服力。一旁圍著聽的人不住驗證似的點頭,坐在矮凳上萎靡不振的算命人,見周圍投來的全是鼓勵和肯定的目光,於是一張蒼白的臉有了血色,一顆灰冷的心漸漸燃起了希望。還是王先生算得好。不知是誰的一句感歎,最終成了傳遍小城的宣言。

王瞎子的生意好了。過去一個並不起眼的盲人,從此成了大柳樹下聚焦的中心。走,找王瞎子算一算去,苦難中不能自拔的人們突然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走,找王先生評一評理去,大夥兒有了什麼矛盾,他王瞎子就是一杆秤。王瞎子總是耐心傾聽各種痛苦,各種憂愁,各種不平,然後一番苦口婆心。他像一個長者,更像一盞灰暗陳舊卻發著亮光的青燈。他是上天派到人間的使者,除苦難,息紛爭,照亮人們內心深處黑暗的角落,撫慰人世間一個個被磨難的心。來時的憂心忡忡,去時豁然開朗,來時一臉灰心,去時滿懷信心。大柳樹成了人們苦難的投訴和卸放的地方,王瞎子也成了苦難的瀚海中的一塊綠洲,窮苦朋友們中的一個名人。

又是一番冬去春來,草木榮欣。大柳樹妝碧垂綠,王瞎子的兒子也像一棵野地裏的樹苗茁壯成長,已經能扶著那個童車趔趄著走了。見過的人都誇王瞎子的兒子長得是如何漂亮,如何健壯,如何聰明,可是細心的人們發現王瞎子的笑有了勉強,臉上有了愁雲。

王先生,想心思啊?

過路的人見他沒有生意的時候,又仰臉向天。大家問他話,他總是前言不搭後語,然而話一出口,卻把人嚇了一跳:

讀一個大學,要好多錢?

原來他已是一個有著遠大目標的父親,他比那些雙眼明亮的人看得更遠更深。

話說沒有多久,大橋儲蓄所拉儲蓄的覃主任找到大柳樹下,遞給王瞎子一張存折。人們好奇地湊過去,那一張被王瞎子撫摸了幾遍才揣進懷裏的存折,印著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教育儲蓄。

以前的王瞎子,有了錢就要去喝一杯,現在一個冷饅頭,一壺涼開水就可打發一天;以前他除了大柳樹,就是他的家,行走的是一條直線,現在隔三岔五,他必要拐一個彎,去一趟大橋儲蓄所,掏出一把理得整整齊齊來自五湖四海的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