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大自然裏的水晶(3 / 3)

水晶可把不同的能量轉換成其它能源,例如把電能轉成光能、熱能、聲能、磁能,又可把這些能源轉成電能。太陽能轉成電能便需靠集熱芯片。可將能源型態使之轉換,比如太陽集熱芯片,可將光變電、電變磁等等,聲、光、電、熱、磁都是能源,能源不滅,隻是轉換至不同的狀態,而水晶則是最佳媒人。

能源通過水晶能夠增強而頻率不變,例如用擴音器時,電流通過石英轉換成聲能後(即能源轉換),再增強聲浪(能量擴大),而且不會有走音情況出現(頻率不變)。可將同頻率的電子訊號同頻擴大,像收音麵裏的晶體會接收空氣中的電波,並將以擴大再轉換出來,就是人們耳朵聽到的聲波。而這之間的倍數何止千萬倍。

水晶之美,美在色彩、形態和神韻。對於一塊水晶,人的視覺最敏感的是色彩。水晶的色彩首先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有時多種顏色的物質滲進水晶內或水晶與其他礦物共生,可使人在一塊水晶中欣賞到多種色彩,不僅令人賞心悅目,甚至可以震撼人心。不同顏色的水晶會創造出不同的氣氛。比如:黃色象征著理智、邏輯;綠色表示開心、喜悅;紫色顯露出慈悲、神秘;黑色彰顯踏實、沉穩;白色寓意著平衡、圓滿。

由於品質優劣上的差異,水晶的使用價值會有所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價格。例如純淨無色的水晶可以做高級的光學材料,其價格要比一般水晶高出許多。

還有就是水晶這類珠寶自身的品相因素,比如說雜質的多少,像是否有星點狀、雲霧狀和絮狀分布的氣液包體;質地是否純淨、光潤、晶瑩;是否有斷裂紋、斑點之類,以及透明度等因素。談起水晶的透明度,人們通常會用“冰清玉潔”來形容它,自古以來,水晶以其特有的魅力展示著自己的美麗與非凡,其清澈透明的晶體、斑斕繽紛的色彩、爭奇鬥豔的形狀、包羅萬象的意境,使人讚歎不已。而且人們對水晶是否具有天然的形狀,天然的色彩以及天然的成分,晶綿有多寡等等各個因素十分重視,一些水晶中具有天然的包裹體,其大小形狀,組成的圖案很罕見,那它絕對要比大塊的普通水晶價值高。對於當前人們非常喜歡的金絲、銀絲、棕絲發晶和水膽水晶、苔蘚水晶來說,人們可以從中發現實實在在的大千世界。欣賞這類水晶,會給人帶來無窮的想象和樂趣。總之,越是稀有的顏色和包裹體圖案越是珍貴,當然前提條件必須是純天然的。

水晶各個品種在客觀自然環境中產出量的多少,常是影響它的價格高低的重要原因。這是因為許多名貴品種本來在自然界裏就是產量稀少,價格才高高在上。一般來講,每種水晶產量的多少,是否罕見,對其價格的影響尤為顯著。如紫水晶在中世紀時期曾是一種比較貴重的寶石,足可以與紅寶石、藍寶石起平價。這是因為那時候紫水晶產量稀少,歐亞各地都隻有一些規模很小的礦脈。但是十八九世紀以後,人們在巴西,烏拉圭邊境發現了大型紫水晶礦床,使紫水晶的產量迅速上升。充足的紫水晶供應,就使紫水晶的價格一落千丈,並從原本貴重寶石的地位跌落成為一種中檔寶石。

隨著歲月的失衡,人類的不斷采掘,優質的水晶的產量隻會越來越少;反之,由於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富裕起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對珠寶的追求也隨之不斷提高,從而更加劇了這些名貴水晶品種的供需矛盾,促使其價格不斷上揚。而那些比較低檔的水晶製品,由於它們產量較多,供需之間的矛盾不會那麼突出,所以升值潛力也相對減弱。

不同的社會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尤其是水晶這類珠寶,屬於非生活必需的商品,其使用價值的高低更明顯地受到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譬如在我國玉石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在人們心目中一直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受到人們的普遍珍愛;而在西方,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人們對玉缺乏認識,這就使同樣一塊玉,在東方會具有完全不同的價格。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對水晶的價格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在經濟落後的貧困地區,人們的衣食尚難保證,自然無暇顧及珠寶,社會需求量的不足,使水晶的價格必然在低位徘徊。反之,在經濟富裕的社會裏,人們擁有較多的閑錢,對水晶的興趣也必然日增,便促使其價格節節攀高。這也是控製水晶價格不斷創新和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機會的客觀原因。此外,水晶銷售地距原產地的遠近,交通狀況,銷售市場的外部環境(比如大的商店裏肯定會貴一點的),銷售中的流通環節(是一手還是二手,是批發還是零售)等等這些社會客觀條件,也會對其價值和價格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