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結構電視新聞節目的技巧與方法(6)(1 / 2)

二、巧設節目開端和結尾

文章寫作中有“虎頭、豬肚、豹尾”之說,電視節目也應該遵循這樣的原理,形成通篇的節奏感。

1.開篇勾住觀眾

所謂萬事開頭難,開篇難在它必須引導觀眾進入節目中。好的開頭讓觀眾注目觀看,乏味的開頭讓觀眾換頻道。

節目在開始環節就應該有激勵因素,使觀眾產生興趣。美國的阿爾·湯姆金斯談到節目在開始應該回答觀眾這樣的問題:那又怎樣?我為什麼要看這條報道?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一書中也提到了電影故事開端的激勵事件。的確,對於電視新聞報道來說,節目開端就要像一個導火索,要點燃觀眾觀看這條新聞報道的熱情。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詞:是誰導演這場戲,在這孤單角色裏,對白總是自言自語,對手都是回憶,看不出什麼結局……

《獨角戲》想走出你控製的領域,卻走進你安排的戰局,我沒有堅強的防備,也沒有後路可以退……

《棋子》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卻怎麼也飛不高……

《我是一隻小小鳥》當她橫刀奪愛的時候你忘了所有的誓言,她揚起愛情勝利的旗幟你要我選擇繼續愛你的方式

《太委屈》我從春天走來,你在秋天說要分開

《為愛癡狂》夜已深,還有什麼人,讓你這樣醒著數傷痕

《傷痕》想想這些歌詞的開頭,它們有什麼共通的特點?場景。作者在一開始就為聽眾設置了一個個場景,設置了一個個緊張的衝突因素。聽眾會一下子被帶入這樣的場景中,去體會歌中離愁別緒和欲說還休的滋味。流行歌曲是麵向商業市場的,它要在短短的幾分鍾之內抓住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其開頭設置必然先聲奪人、出手不凡,把觀眾迅速地帶入它的情景中。

在好萊塢的故事片中,激勵事件的設置尤為重要。主人公因為某種因素被迫卷入到一場衝突中,他的平衡生活被打破,於是他走上了恢複平衡的道路。比如,《白夜逃亡》(White Night)中的開端,巴希裏科夫(Nikalai Rochenko)——一個逃亡到美國的蘇聯芭蕾舞者在去日本演出途中因飛機事故不得不迫降蘇聯,他的生活被迫改變,他不得不再次走上了白夜逃亡之路;《亡命天涯》(The Fugitive)中的開端,醫生金保(Dr.Richard Kimble)的妻子被殺,金保成為重大嫌疑犯,他被迫走上為自己洗清罪名的逃亡之路;《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adewption)開端,銀行家安迪(Andy Dufresne)被當作殺害妻子與情夫的凶手,被判終身監禁,他從此走上重尋自由的逃亡之路;《阿甘正傳》(Forrest Gamp)中的開端,天生弱智的阿甘被人欺辱,從此走上自我發現的道路,等等……。好萊塢的編劇們從一開始就把主人公置於一個被迫打破平衡的情勢之下,以其命運的突轉抓住觀眾。

在電視報道中,這樣的敘述開端同樣重要。新聞的新也在於原有事物的狀態出現了新的變化、新的矛盾,作為記者應該抓住這種變化,充分利用它來結構節目開頭。

以吸引人的導語開頭,比如,在《在千鈞一發時刻……》中,其導語為:今天淩晨,巴州市巴中區遭受了三十年罕見的暴雨襲擊,一名少年被洪水圍困在山丘上,生命危在旦夕,一場扣人心弦的搶救行動迅速展開。《新聞30分》“世界首場口技音樂會在倫敦上演”中,其導語為:觀眾朋友,提到口技這種傳統的技藝,大家都不陌生,但把眾多的口技表演者組織起來,舉辦一場音樂會您一定還沒見過,那最近英國倫敦的國際口技大會就為大家奉獻了世界上第一場口技音樂會。不用帶任何樂器,表演者嘴一張就開始了。以有特點的現場開頭,比如《河北辛集郭西煙花廠發生特大爆炸事故》,開篇即以爆炸現場的煙霧和同期聲把觀眾帶入到現場情境中。

2.結尾有力

節目結尾要簡短有力,同時給觀眾以思考和餘想,使觀眾在看完節目後還能細細琢磨。比如《北京市二環路竣工》的結尾“我們跑了一圈,隻要了29分鍾”,節目戛然而止,但是給觀眾一個思考,節目中說原來跑一圈要1小時40分鍾,現在隻要29分鍾,在兩個數字的比較中,觀眾理解到具體而實在的信息。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土地變綠的秘密”報道當地政府為了應付“用地檢查”而采取作假行為,節目用一個當地農民帶著濃重的廣東口音的話來結尾,“那個假山不同於這個假山,兩個字嘛,一個假、一個假是不同的”,接著是記者的苦笑聲。結尾含義深刻,韻味十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