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統帥司馬錯(1)(1 / 2)

司馬錯,生卒年不詳,戰國秦夏陽(今韓城)人,司馬遷的八世祖,戰國中後期秦國名將。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司馬錯伐蜀是秦統一中國之前的一個重大的軍事舉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商鞅變法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社會、經濟、政治基礎,司馬錯伐蜀則為秦統一中國打下戰略基礎,二者在某種意義上具有同等之功的。

司馬錯,秦惠王時期將領,司馬遷的八世祖。學屬縱橫家。曾跟張儀有過爭論,主張先伐蜀再伐韓。前316年從石牛道上縱橫千裏,滅掉蜀國。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秋,司馬錯率隴西兵二十萬人南下東攻楚國,迫楚獻出漢北及上庸地(今湖北西北部)。司馬錯之孫司馬靳,為白起部將。

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機滅蜀,卻因韓侵秦而舉棋不定。張儀主張先攻韓,司馬錯力排張儀之議,認為伐韓將導致諸侯合縱對秦,伐蜀則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實軍備,又可占據有利地勢順水而下攻楚。這議為秦王采納。同年秋,即與張儀、都尉墨等率軍從石牛道伐蜀(參見秦滅巴蜀之戰),與蜀王之師戰於葭萌(今四川廣元昭化鎮),蜀王敗逃至武陰(今彭山東),冬,滅蜀。繼而又滅巴、苴。秦惠文王十四年陳莊殺蜀侯,後歸降。秦武王元年(前310年),因蜀相陳莊叛秦,司馬錯受命協助平定蜀亂,甘茂誅陳莊。秦昭王六年(前301年),蜀侯輝反,司馬錯平叛,並誅郎中令等27人,平定蜀中。昭王十六年,司馬錯擔任客卿,受命攻魏,取軹(今河南濟原南),攻韓,取鄧(今孟縣西)。十八年,司馬錯與白起等又攻取魏國六十一座城邑。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率隴西兵及巴蜀兵十萬人,從蜀地沿江而下,攻楚黔中(今湖南西部及貴州東北部),迫楚獻出漢北及上庸地(今湖北西北部)於秦,實踐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部分預言。

秦國平定蜀國:秦國南方是漢中,可以知道在秦躁公前442年時,秦國已經控製了包括南鄭等地的漢中,《六國年表》記載在前441年,南鄭叛亂。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蜀國侵占了秦國的南鄭,控製了漢中,以後數十年,都是蜀國控製漢中,秦惠王即位的前337年,蜀國還派人來朝賀,秦國是了解進入漢中蜀國的褒斜道路的,張儀傳也是說秦王覺得道路凶險難走到,才猶豫,可見流傳廣泛的所謂“金牛伐蜀”的故事,僅僅是一個傳說故事,不是客觀曆史事實。

蜀國在秦國南方是大國,就像司馬錯說的,還是戎、狄首領,當時在西南地區還有巴、丹、犁、苴、滇等國,其中蜀國最大。唐朝的《正義集解》、《括地誌》都是受東晉時期的地方誌《華陽國誌》的影響,把“金牛伐蜀”一類故事作為曆史紀錄下來。但是《華陽國誌》也記載了一些可信的史料,比如“蜀王封其弟於漢中,號曰苴侯”。當時秦國的漢中確實是被蜀國占領,該書記載的苴侯同巴國聯合,被蜀王戰敗逃亡巴國,向秦國求援,無法確定。

《史記》隻是記載了蜀和苴相互攻打,都來向秦國告急,隨後就發生了秦國曆史上著名的辯論,相國張儀主張攻打韓國,反對出兵蜀國,司馬錯主張攻打蜀國,並且說明:“蜀國亂政,我們占領了天下不會認為我們殘暴,取得巨大的利益人們也不會認為是貪婪,是名實一舉兩得,還有平定殘暴的聲望,比攻打韓國,劫天子的結果有利。”

最終秦惠王讚同司馬錯的意見,對蜀國用兵。司馬錯指揮平定蜀國的經過在史書中沒有詳細記載,張守節的《正義集解》選用了《華陽國誌》張儀統領、指揮滅蜀戰爭的史料,但隻說蜀王被張儀在武陽追殺,根本就沒說司馬錯伐蜀,這些都是不可信的,攻打蜀國應該是司馬錯指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