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想讓小霞的老師能夠在學校裏格外照顧一下小霞,於是,就請老師吃飯。在席間,小霞的父親說:“我們小霞因為學習底子不好,在課堂上還得請老師多多照顧才行。”老師婉言謝絕了,他說:“行啊,我們班的很多學生學習底子都不太好,都需要多多照顧,小霞也是其中之一,我以後一定會抽出更多時間來照顧她的!”
這位老師對小霞父親的請求采用的拒絕方式就是“延時”拖延法。本來,家長在餐桌上提出這樣的要求,如果直接拒絕,會讓對方覺得自己不盡人情。而他采用“延時”的技巧來拒絕對方,先爽快答應,然後采用模糊的應答方式,對方自然能領會其中的意思。
所以,在餐桌上,對於某些難以回答而又不好回避的問題,我們完全可以采用含糊其辭、模棱兩可的“拖延”回答,比如,“可能是這樣”“我也不太了解”等,以此來擺脫對方的糾纏,給自己留有餘地,這樣就可以不傷及彼此間的感情了。
最後一種拖延式拒絕就是“努力式”拖延。如果在宴會上,你打算拒絕別人,卻要明確表示你希望滿足對方的要求,並表示同情,可實際上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請對方諒解,以達到拖延拒絕的目的。
在一次作家新書的簽售會上,一位讀者向作家提出了邀請:“能否單獨請你到茶社聊聊呢!”
麵對自己的忠實的讀者,作家又不好意思當麵拒絕,於是熱情地對對方說:“您的邀請我非常榮幸,但是今天我確實太忙。這樣吧,我盡力抽出時間安排與您見麵,請您耐心等待一下!”
這就是“努力式”的拒絕方式,在餐桌上,我們也是完全可以用到這種方法的。
總之,在宴會上,當別人向你提出請求時,如果你能做到,就可以答應別人,但如果你感到這一請求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時,你當然可以立即回絕:“不行,這個忙我幫不了!”但這樣難免會傷了和氣。其實我們可以用拖延來表示拒絕。而一般人,在聽到了你拖延的回複,心裏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就不會再糾纏下去了,這樣你的拒絕就可以不破人情了。
4.先承後轉,巧妙拒絕
另一種拒絕不破人情的方法就是“先承後轉”,即當別人有求於你的時候,你可以先肯定其中一些他所提要求中的較為合理的部分,用你的肯定設置一個緩衝帶,然後再說明你無法照辦的原因,這樣就可以避免直接地拒絕而帶來的生硬感了,同時,還可以使人的精神上得到一些滿足,使你的拒絕顯得很有人情味,從而減少因為拒絕而產生的不快與失望。
一次,小陳請小東吃飯,說自己做了點小買賣,生意很不錯,但是目前資金不夠,看小東能否跟自己合夥幹。
而小東根本不打算與小陳一起做生意,就這樣回答:“你這個想法還真是不錯,但是我目前的收入有限,手裏的資金也不多,目前與你合夥的條件根本不成熟。”
這樣回答,小陳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在這次宴請中,如果小東直接說“不行”,那他可能會與小陳的關係出現裂痕。而他卻采用先承後轉的回答方式,這樣既拒絕了對方,又給自己留了後路,可謂高明至極。
其實,在餐桌上,當我們拒絕別人時,最好避免一開口就說“不行”,而是先找一個緩衝,讓別人的麵子有地方放,然後再拒絕。
小軍是一名高三的學生,學習成績很不好。小軍的父母很是著急,就想讓他上高考補習班。但是,高考補習班報考的人太多,根本插不進去學生。於是,小軍的父母就擺席宴請高考補習班的老師。在宴會上,小軍的母親說:“我的孩子學習成績太差,我沒別的辦法,隻好找您幫忙來上補習班,請您無論如何也要幫我這個忙。”聽到這樣的話,補習班的老師也很為難。但是,他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對小軍的父母說:“是啊,孩子考大學是人生的大事,做家長的哪能不操心呢。去年我的孩子也沒考上大學,當時我也特別著急。”
然後他又據實陳述情況:“我們那個高考補習班其實隻有一間教室,麵積很小,現在已經擠滿了學生,連講台兩邊都擺上書桌了。實在沒有地方……”
由於先前說了那些讚成、同情的話,尊重了對方的願望,談話雙方就有了互相理解的感情基礎,這樣,對方才能相信你所陳述的情況都是真實的,從而理解你的拒絕是出於無奈。
當一個人有求於你的時候,往往都有惴惴不安的情緒,如果你一開始就說“不行”,尤其是在餐桌上,會使對方這種不安的心理加劇,甚至使其產生強烈的反感。相反,如果你先讚成,然後陳述事實,對方就會容易接受你的拒絕了。
在餐桌上,當對方急於事成而有求於你的時候,你又確實沒辦法幫助對方,一定要考慮到對方的實際情況與當時的心情,一定要避免使對方惱羞成怒,以免造成誤會。拒絕別人提出的要求時不宜直接說“不行”,應該尊重對方的願望,先說一些讚成、同情的話,然後再向對方講清實際情況,說明自己無法滿足要求的理由。一般情況下,你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話來表達你的意見,“你的想法是對的,隻可惜我實在無能為力,幫不上你什麼忙!”“這個主意太好了,但是如果隻從眼下的這些條件來看,我們必須要放棄它,我想我們以後肯定是能夠用到它的”“我知道你是一個體諒朋友的人,你如果對我不十分信任,認為我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那麼你是不會找我的,但是我實在忙不過來了,下次如果有什麼事情我一定會盡我的全力來支持你”,等等,這樣說,極容易獲得對方的諒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