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宴請結束以後,一場飯宴就算真正結束了,其實不然!餐桌的最大功效就是攏聚人脈,結交人脈,而人脈的積累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餐桌上隻是表明我們與某人發生了關係,而接下來如何將對方納入到你的人脈圈內,就要看你“局外”的工作做得是否到位了!
1. 信守承諾,維護個人形象
中國人情講究“禮尚往來”,在餐桌上也是如此。別人有事宴請了你,你赴了別人的飯宴,就等於買了對方的人情,也基本上表示著你接受了別人的要求。如果你在餐桌上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務必要盡力辦到。如果“口惠而實不至”,隻說不做,隻吃飯不辦事,那就是“白喝”族,一定會損害你們之情的情誼,甚至還會使你在朋友圈內臭名遠揚。也會損害你原先積累下的人脈關係。
要知道,一個人可以盡可能地享用酒桌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卻絕對不能食言。如果自己的能力實在有限,或者因為原則問題無法幫對方的忙,那就應該在別人邀請你的時候找理由推辭,或者真誠地向對方說明原因;切不可在酒桌上,大包大攬,酒桌之下將允諾的事情丟在一邊。
程鋒畢業後在北京中關村開了一家自己的電子銷售公司,在創業初期,頗為艱難,於是,就設宴宴請圈內熟悉的同學,讓他們幫忙為自己介紹訂單!
宴會設在了一個高級酒店中,很上檔次。到場的所有人心裏自然十分明白程鋒宴請的目的,於是,酒過三巡之後,都開始關切地詢問程鋒當前公司的經營情況,看自己是否能幫上忙。聽了程鋒的訴說之後,沈傑突然站起來對他說:“現在你公司不就是需要訂單嗎?完全沒問題,這事就交給我了!”
聽到沈傑這麼說,程鋒自然興奮不已!連敬沈傑三杯酒。
三天之後,程鋒就主動和沈傑聯係,問一下公司訂單的事情,而沈傑卻一直推卻說,再等幾天一定幫忙辦好!但是,幾天過後,卻仍舊不見回音。程鋒接著打電話,沈傑卻一直找借口推脫!一個月之後,沈傑再也沒有音信了!
自此,這件事就在圈內傳開了,沈傑可謂臭名遠揚。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朋友與他來往了。
由此可見,酒桌上食言對一個人的負麵影響有多大!為此,我們切不可像沈傑那樣,在酒桌上答應別人的事情,應該盡力幫對方辦到。
但是,在很多時候,在酒桌上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先前不知道對方的請求,但是在酒宴上卻突然提了出來。如果我們才發現對方拜托自己的事情,自己因為各種原因根本辦不到,那麼,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直接拒絕,或者抱怨:“這件事的難度太大了,我做不了。”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可是卻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樣也會影響整個酒宴的氣氛,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局麵,也會讓對方顯得很沒麵子,直接影響到你們的關係。
這個時候,我們最好能委婉地說明原因和表達出自己的歉意,以獲取對方的諒解。在酒桌下,最好應該關心一下對方事情的進展情況,或者自己可以幫對方解決一些能解決的事情,以盡力彌補,這樣也可以讓對方對你心存感激。雖然忙沒幫上,表示你有幫忙的誠意,一樣會加深你們之間的感情的。
其實,如果我們確實無能為力,幫不上對方一點忙,千萬不要輕易在酒桌上向對方許諾,否則,如果許下的諾無法兌現,那就會失信於人,以後可能沒人再與你打交道了。如果你食言次數多了,周圍的朋友就不把你的話當真。時間長了,你的“壞”形象在朋友間形成了,這樣自然沒有人再喜歡你。
所以,在我們許諾之前,一定要考慮好了再說,對於那些實現起來有難度的事情,一定不要輕易說大話。
總之,歸根到底,信守諾言是人際交往的需要,更是個人形象的“第一名片”。一個人遵循誠信規範,自己才能像“信得過”產品一樣成為“信得過”的人,得到他人的好感與信任,從而有效地進行社會交往。在現代社會,講誠信是經營人際關係、進行商業活動的基礎,是經商的一種有效手段和工具,具有強大的效益性。正像李嘉誠所說:“不論在任何地方做生意,信用都是最重要的。一時的損失,將來可以賺回來,但損失了信譽,就什麼事情也不能做了。”在餐桌上同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