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川島芳子生死考證(1)(2 / 2)

在2006年夏,張鈺在吉林省文化廳周維傑廳長(現已退休)介紹下,認識了吉林省《紅樓夢》研究專家奚少庚先生(奚少庚先生已於2008年8月因病去世)。通過與奚少庚先生交流,張鈺不但在《紅樓夢》女性人物畫創作上獲益匪淺,而且還有額外收獲。張鈺把心中曾經擱淺的秘密和“忘年交”奚少庚夫婦一吐為快,結果卻得到奚先生的支持和鼓勵,他認為,川島芳子雖然是反麵人物,但她也是世界“名人”,在日本有相當的影響。關於川島芳子的生死之謎一直是跨國界、跨世紀的曆史懸案。如果張鈺能用事實證明“方姥”就是川島芳子,那麼也算為曆史研究作了一份貢獻,出這個‘名’沒什麼不好!奚先生一席話,使張鈺信心倍增,她下決心要找一為能全力支持她揭秘的考證人。

為實現姥爺的臨終囑托,需要撥開這層曆史迷霧,經過一番斟酌,張鈺選擇到全權委托人——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吉林省法學會理事李剛。早在1998年,李剛擔任吉林省軍星藝術學校校長時,兩個人就相識,而且還有過教學上的合作,彼此非常了解。

李剛出身革命家庭,經曆比較豐富,其家族有十幾位都是為中國革命作出過重大貢獻的老革命家。李剛在省直機關長期從事政法工作,養成了重證據、重調查研究的嚴謹做事風格,所以對考證的結果把握得比較準確。他主編了多部法律書籍;與人合作,出版過文學作品,特別是作為法律工作者,李剛近年來參與辦理了多起經濟(民事)案件,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和豐富辦案經驗。在張鈺的眼裏,李剛正是她要找的“能力強、有魄力、社會交往廣”,能夠幫助她完成“揭秘”任務的人。同時,張鈺不僅看好李剛的能力,還敬重李剛的誠實守信。張鈺認為李剛說話算數,可以信賴。

李剛又選好合作人何景方,一起進行調查考證。兩人有過多次合作,共同主編的以李剛家族為背景的《紅色家族》一書奠定了兩人的合作基礎。

2008年初,李剛、何景方為了考證需要,聘請“溥儀研究第一人”的曆史學家王慶祥為顧問。王慶祥起初對此考證也抱懷疑態度,他認為,像川島芳子這樣有著廣泛國際影響的人物,如果國民黨政府最高領導人蔣介石不說話,逃脫死刑是不可想象的。

經過曆時近三年(2006年8月-2009年5月)的艱苦細致工作和艱難的考證曆程,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和錢財,他們通過實實在在的人證和物證,串聯成完整的證據鏈,以豐富、翔實的證據和嚴謹、縝密的解析,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中日兩國均關注且爭議60年之久的曆史疑案的奧秘,證實1948年3月25日從北平監獄脫刑的川島芳子,在長春新立城經曆從“方老太太——方居士”隱居30年的戲劇性生涯,實在令人敬佩。

謹按其考證的軌跡,探索“川島芳子生死之謎”的真相。

段連祥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其是否擁有接觸、保護川島芳子的曆史條件和現實條件?考察揭秘的關鍵人物段連祥乃是考證中的首要問題。

在張鈺和母親段續擎幫助下,李剛、何景方終於找到了能夠證明這一切的段連祥人事檔案。從段連祥的檔案記錄看,段連祥解放前的經曆與川島芳子生死之謎的考證關聯很大。

段連祥(1918~2004年),遼寧省沈陽市蒲河鄉人,屬馬,漢族。父親務農,母親於氏出身滿族正黃旗,祖上係給清朝第一代皇帝努爾哈赤守陵的正黃旗武官。段連祥的舅舅於德海,清末曾在清宮擔任“禦前廷上行走”,經常能見到王公大臣們上朝商議國事,與川島芳子的生父肅親王善耆交往甚密,常代他轉呈奏折。辛亥革命後,於德海變賣家產,攜帶積蓄,前往英國,在倫敦經營珠寶行。1920年於德海回國探親,因膝下無子而把姐姐的三兒子——兩歲的段連祥收為養子並帶往英國。此時,清朝的肅親王善耆正在東北旅順,於德海便去看望,並在旅順“肅王府”遇到川島浪速,於是兩人一見如故,此後關係更加密切,常有書信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