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正成法師介紹,他就是在照料澍培法師晚年生活這5年間認識段連祥的,因為段連祥是澍培法師的俗家弟子,法名“成章”。每逢長春般若寺廟會日,段連祥必從四平趕來長春。但他要見澍培法師,也必須通過正成法師通報,安排接見時間,由此正成法師與段連祥熟識。
至於段連祥是如何與澍培法師結緣,成為大師俗家弟子的,據正成法師記憶,澍培法師生前曾對他提過:段連祥居士的老伴“方居士”,很早以前就是澍培法師的俗家弟子,法名“成靜”。通過“方居士”的介紹,段連祥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澍培法師的俗家弟子。
據正成法師證實:澍培法師擅長書法、繪畫,特別是他的墨竹畫,造詣頗深。澍培法師生前曾對正成法師說過,他曾給“方居士”畫過一組“四季墨竹圖”。“方居士”也曾回贈過大師一幅“蒙古姑娘”彩粉畫:畫麵是一位亭亭玉立的蒙古姑娘,站在自家的蒙古包前,凝視著遠方。正成法師之所以印象這麼深刻,是因為他曾在澍培法師的居室內見過這幅畫。而且,正成法師至今還記得:澍培法師在“方居士”所繪“蒙古姑娘”畫上,還題了四句佛家偈語:“忙裏偷閑要用功,口念彌陀最相應,念佛念到相應處,直到七寶火焰紅。”對於“方居士”贈與澍培法師“蒙古姑娘”一畫的寓意,正成法師的解釋是:澍培法師是蒙古族人,“方居士”因為了解澍培法師的身世,所以畫了一幅“蒙古姑娘”,既是對澍培法師贈她“墨竹圖”禮尚往來的回贈,又以此表達一種蒙古民族的情感。
澍培法師在所贈《四季竹葉圖》上題辭簽名在段連祥的遺物中,除了澍培法師贈送“方居士”的“墨竹四季圖”和佛家偈語書法墨跡外,還有澍培法師贈與“方居士”的一張本人照片和一本金剛經,照片的背麵和經書上都有澍培法師親筆書寫的字跡和印章。
後來經長春般若寺現任住持成剛法師鑒定,澍培法師贈予“方居士”的照片、經書、墨竹圖及書法偈語,澍培法師遺照和墨跡都是澍培法師的真跡。當問及成剛法師“方居士”曾贈送澍培法師一幅“蒙古姑娘”畫,他是否見過時,成剛方丈回答,未曾見過。成剛方丈介紹,澍培法師的遺物很珍貴,他圓寂之後,遺物都已經被弟子們收藏。現今,南方有的寺廟 辟有澍培法師的紀念室。長春般若寺暫時還未開設。
段續擎印證澍培法師與“方姨”之往來段續擎小時候患過皮膚過敏症,每到伏天手上就會鼓起一片片小水泡,奇癢難耐,難以治愈,父親段連祥就帶著她前往新立城找“方姨”。“方姨”說,如果到廟上請個“吉祥樹”,燒幾炷香準能好。第二天,“方姨”就領著段續擎趕到長春般若寺。段續擎回憶說,這就是她第一次在長春般若寺見到澍培法師。
當天正是農曆七月十五趕廟會的日子,寺廟門前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在香客如潮的人群中,段續擎隨“方姨”走進寺院大門,經過四大天王殿和大雄寶殿,繞過三聖殿和觀音殿,便來到方丈禪堂見澍培法師。等待中段續擎看到:寬敞的禪堂正中設一座法台,台上陳列著拂塵和禪杖,台下是一排善男信女可用的座椅,四壁掛著許多字畫,都是澍培法師的墨寶。兩人正喝茶,澍培法師已經回來。因為大師與“方姨”是“熟人”,也不用客氣,問明來意,大師就讓“方姨”帶段續擎隨他來到大殿,手持木魚做起了法事。
澍培法師為段續擎請了消災祛病的“吉祥樹”之後,“方姨”和段續擎各自跪在木踏的蒲墊上,點燃了身旁火盆裏的“吉祥樹”。段續擎看到“方姨”虔誠地跪在佛像前,那模樣真與在家裏對她嚴厲表情判若兩人。
佛事結束後,澍培法師請方姨和段續擎去齋堂用飯,又送一本《瑤池金母秘方與果蔬》,讓“方姨”照書中秘方用藥和食補。大師還特別叮囑段續擎:這是手癬,忌辛辣食物,要勤洗手,注意別感染,防止外傷,以排除導致手癬發生或複發;也不要精神緊張,否則影響皮膚細胞的生長而誘發新的手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