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朝日電視台進行的科學鑒定。
“方老太太”與川島芳子之DNA鑒定應日本朝日電視台的邀請,王慶祥、李剛、何景方、段續擎、張鈺、野崎晃市等課題組成員首途訪日,2009年2月11日抵達東京,參與對“方老太太”若幹物證執行科學鑒定的計劃方案。
阿部由美子小姐係專攻愛新覺羅皇族課題的東京大學博士生,目前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博士課程。她在2000年采訪肅親王第二十一王子憲東時,收集到憲東本人的四根發絲,據此可以提取與川島芳子一致的DNA原素,用於比對鑒定。同時還希望找到與川島芳子同父同母的胞妹金默玉(健在)的血樣,同樣也可做為科學鑒定的原素。
為了提取川島芳子的指紋或DNA等相關信息,2月11日,王慶祥攜帶“方老太太”的若幹遺物,往訪日本朝日電視台鑒定室。其中兩幅畫作在第二天鑒定時,引起朝日電視台特邀專家的關注。根據運用光線鑒定方式發現兩處異點:其一,對“方老太太”所繪“八女浴嬉圖”畫裝裱之下軸為中空;懷疑中空處或藏有物品。經我方同意,在下方左側開一小口,發現有紙狀物,尚未探察是否有字跡、毛發、指紋一類物品。若將其全部開啟,則會導致損傷原件,難以作出決定。擬先用微型攝像頭,深入木軸,拍攝木軸內部情況。其二,又發現“方老太太”給於景泰之母所繪祝壽畫即帶仙鶴圖案的黑色漆畫背麵的夾層為貼紙,需要將夾層揭開,看其中是否有“方姥”的指紋或DNA等相關信息。
課題組認為,隻要不傷及“八女浴嬉圖”上部畫麵,可以全麵打開下軸,或可有新發現,朝日電視台也同意使用先進設備,更加縝密地鑒定帶仙鶴圖案的黑色漆畫,希望能鑒定出結果。
“方老太太”與川島芳子之指紋鑒定川島芳子的指紋已有線索,也是阿部由美子小姐從某收藏者手中得到的,而此人則是從川島浪速家拿到的。其內容是1922年肅親王去世時,王府眾兄妹因第二王子憲德花費肅親王為複辟事業積存的大量錢財而簽名畫押極為憤怒,其中也有顯的簽名和手印,完全可以作為比對原素而做此項指紋鑒定。
開始時試圖從川島芳子的遺物中提取指紋。但據朝日電視台編導後藤華告知,從望遠鏡等物品上提取指紋已無希望,隻能再請專家努力從課題組帶來的“方老太太”閱讀過的五本書上查驗一試。張鈺說,“方姥”讀書很規矩,又常在夜間,沒有用手指沾唾沫的習慣。因為摻雜別人指紋,又年深日久,情況也較複雜,因此找到指紋的希望不大,但大家還是希望能找到狀態較好的川島芳子指紋。
在日本的指紋鑒定後藤華認為科學方麵的鑒定,如DNA、指紋等,目前還因為原素不完整而無結果,尚不能說是或不是,一切都有待等科學鑒定之後才能得出結論。
“方老太太”與川島芳子之筆跡鑒定李剛提出課題組對筆跡鑒定的意見,“姥留念”不可能是段連祥所寫,因為還有兩幅畫,一為素描,一為版畫,如果是段連祥所寫,為什麼隻在一幅上題寫,而其他兩幅未寫?至於筆跡為“鋼性”、非“軟性”,我們與日本專家在思維方式上不同。“姥”、“留”、“念”三字,各有說法,而“念”字,下部為“鋼性”,不能就認定出自男人之手,我們同意把筆跡區分為“鋼性”與“柔性”,卻不讚成區分為“男性”和“女性”。“鋼性”不一定都是男人所寫,何況從整體上看川島芳子均為“鋼性”字跡。使用軟筆,就會柔一些,而用鋼筆就會硬一些,這也是很自然的。我們認為,對筆跡之鑒定應依據筆劃是否相近、相似,如“念”字,上部“人”字左右之筆劃,與川島芳子的筆跡極為相近、相似,隻因紙麵空間較小,未能全甩開而稍受限製,還是可以認定為川島芳子的筆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