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川島芳子生死考證(1)(2 / 3)

證明“替身”事實之影像鑒定影像鑒定主要是對川島芳子行刑後,那張躺在門板上的照片與川島芳子在獄中服刑時的照片做比對。鑒定方法是用電腦將川島芳子行刑後的照片“立體”化,再做骨骼鑒定。因為骨骼不能變,但也隻能證明川島芳子是否已經死亡,或這是否為“替身”。朝日電視台編導後藤華說,花費百萬日元而完成的這一項鑒定已有結果,行刑後躺在門板上的女屍不是川島芳子之機率為99%。

據後藤華所說,日本專家認為那種用肉眼觀察的方式進行影像鑒定是不符合科學要求的,不能有絲毫不確定性。方老太太的唯一圖像既是畫像,就不可依據其做影像鑒定。雖然逯興凱和陳良能夠認定畫像與方老太太“完全一樣”亦不可以作為依據。日方對鑒定認並按嚴格科學方法操作,進行完全符合科學的鑒定,這是令人欽佩的,但也希望能對我方所做的影像鑒定給予尊重。筆者以為,隻要日方鑒定部門能對依據“皈依證”照片所繪畫像拍攝方老太太照片與川島芳子是否為同一人給出一個說法即可。至於方老太太的照片是否為畫像,是否與本人真貌相符,可從另辟途徑確定並依法進行推論。

此外,還擬做其他內容關聯鑒定,也就是對一些現有物件能反映出來的內容,與曆史上川島芳子表現出來的喜好、遺風等情景,做出是否存在或遞進、或同一的關聯鑒定。目前這些鑒定仍在進行之中。

和日本專家在朝日電視台的交流互動2009年3月1日,“川島芳子生死考證”課題組抵達東京,3月2日上午10時,在日本東京朝日電視台會議廳-日方提供的專家交流平台上,課題組成員與日本專家坐在一起,就“方老太太”與川島芳子是否為同一人這一主題,從人證、物證等多角度進行了交流與探討。討論會由朝日電視台編導後藤華主持,出席者以曆史學者居多,其中日方有五六人,我方八九人共為十餘人,另有朝日電視台的拍攝人員。專題學術討論開始後,我們特別展示了帶到日本的密碼箱、“方老太太”遺畫、遺物,以及方老太太遺贈李香蘭的唱片、唱機等實物證據。

李剛首先介紹課題緣起、進展的來龍去脈和調研最新成果的價值,他側重談到考證川島芳子生死之謎的全過程,又給大家展示了張鈺寫給小方八郎而被退回的信函原件,說明張鈺要完成遺願的心情是真實的。然後野崎講話,重點談他參與考證的若幹思考。他認為川島芳子能逃脫死刑,可能與蘇俄和****的共同活動有關。

繼而,張鈺母女作為當事人與人證,講述與其親人一起生活的感受。張鈺講說,‘方姥’的脾氣不好,時陰時晴。她教我日本歌曲、跳日本舞蹈,給我講民間故事,講述曆史、文化、佛教等。‘方姥’平時愛讀書,很嚴厲,如我不聽話,她就動手打。還教我寫詩,特別對蘇州寒山寺的鍾聲很有興趣。‘方姥’哄我睡覺時,唱《君之代》。當年院中有樹,樹上有竿,她一邊悠著我一邊教我唱,直到日本記者采訪我,我才知道這是日本國歌。‘方姥’教唱的蒙古歌,隻能唱出幾句。

後藤華代表朝日電視台介紹了他們展開科學鑒定的最新發現。

然後日本專家開始提問、質疑或說明,進入了實質性討論階段。

出席會議的日本早稻田大學劉傑教授問:川島芳子在新中國是怎樣生活的,”文化大革命“時為什麼沒有被抓?為什麼能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自由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