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第一章(1 / 2)

皇後5200

京城。

花朝節後。

綠草如茵,春花初盛,柳條扶風,煦日融融,一派好春光。

翰林大人閔益天的後宅庭院裏,樹陰花影之間,一群妙齡少女正在開心地嬉戲。

“玨姐姐,你怎麼不玩?還在看書,什麼書那麼好看?”一個打著秋千的少女向坐在樹陰底下的少女叫喊,清脆的笑聲隨秋千的蕩落四處飛散。

蕩秋千的少女是翰林大人最小的女兒含瑾,今年十四歲,長得嬌俏可人、活潑討喜。

坐在樹陰底下的少女是含瑾的姐姐懷玨,今年正月十六恰好滿十六歲,正是二八年華,如花之季。

除此之外,樹陰旁的草地上,還有兩個少女在追趕嬉鬧。

其中一個是翰林大人庶出的女兒佩玉,另一個是夫人表親表小姐孟采薇。佩玉與采薇也已滿十六了。

采薇比懷玨大上兩個月,是十一月生人,而佩玉則堪堪比懷玨小上半個月,是二月初生人。四個如花少女,含瑾年紀稍小,尚未通世事,而同是十六歲花季的懷玨、佩玉與采薇俱已到了待嫁之年。

表小姐家在江南,父母將她送進京城姨丈家就是為了憑借翰林大人之人脈,好在今年“春闈”及殿試之後選個如意郎君。

二小姐佩玉庶出,乃翰林大人侍妾柳姨娘所生,因為母係出身耽,打小不受翰林大人重視,所以也打算在一幹應試才子中選個合適的女婿,以至佩玉的親娘柳姨娘時常人前背後的嘀咕,巴望丈夫好好替女兒選個女婿,最好能嫁個公侯伯子爵什麼的,好揚眉吐氣、光宗耀祖。

相對佩玉的不受重視,對於大小姐懷玨,翰林大人打定主意送入宮中為皇妃,因此在元宵後朝廷傳旨要各朝懲女兒待選皇帝宮妃時,就呈上了精心所繪的女兒畫像,期盼女兒屏雀中選,從此貴為皇親國戚。

讀書人既已入世,就遑論清高,汲汲於功名利祿是常有之事,也怨不得翰林大人如此想。

“玨妹妹,你要是入了宮,當上皇妃,那可就美了。”你追我趕累了,采薇躲回樹陰下,免不得又羨慕起懷玨來。

懷玨淡淡一笑,沒應答什麼,依舊低了頭看書。手中的書久久不曾翻動,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她在想心事。

二小姐佩玉偷眼瞧了下懷玨,眼中有羨慕也有妒忌。佩玉打小到大,因庶出而不得父親與夫人歡心,娘親在家中又沒有地位,因此格外期盼出人頭地。但父親不僅不重視她,也不曾給她任何機會,就連這次君王選妃,父親也絲毫未曾意識到他還有另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

佩玉很不服。

大家都公認大小姐美貌,她不認為自己比懷玨遜色,事實上好多人兜她頗有幾分肖似懷玨,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她們是嫡親的姐妹,況且她認為自己有比懷玨更出色的地方——身材要比懷玨更凹凸有致、珠圓玉潤,而懷玨呢,身量是頗為高挑,也頗為窈窕,卻也清瘦了些,怎如她豐滿動人?

佩玉不服,不甘,卻又能如何?娘親耽的身份注定她不夠高貴,沒有任何勢力依恃,再不服氣,不甘心,也隻能悄悄咽下。

懷玨不曾也不會去留意采薇的羨慕、佩玉的妒忌,她沉浸在自己的幽思裏,眉間淡淡的,誰也不知她是喜,或是憂。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攜老。

懷玨把心思收回《詩經》上,低低吟哦。

隻執子之手,隻與子偕老,天地之間,兩心共一顆,隻為吾思,隻為你守……不是做眾多女子中苦苦翹首以待,終至白頭的那個。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在那冷清、寂寞的桎梏裏,該是怎樣的幽怨、淒涼、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