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早熟 (1 / 1)

我很小的時候就懂事了。長著孩子的軀體,卻擁有成熟的頭腦。在精神上像個怪物——表現出與自己的年齡極不相稱的理智與清醒。這樣的童年活得很累——或者說,我幾乎就沒有過真正的童年。我很沮喪——沒法像別的孩子那樣無知。我不會跟大人們投懷送抱,或者撒嬌,討取他們的歡心。更不曾厚著臉皮索要過禮物。對於欣賞我的人,我很感激,但又不知該如何表達——感激反而使我加倍地羞怯。別人對我的冷落或偏見,我會很在意,甚至很記仇,絕對不會主動求和。天啊,我小小年紀,居然表現出民族英雄才有的那種自尊心。我因此而失去了多少愛與樂趣啊——我獲得的糖果和玩具,是小夥伴中間最少的。沒有哪個孩子能比我更喜歡孤獨,喜歡遠離人群。大人們虛偽的表情沒法躲過我的眼睛——而我自己又無法熟視無睹。更重要的是,我不會偽裝,偽裝成天真無邪的樣子——以緩和與世界之間的緊張關係。我是一個老氣橫秋的孩子,一個不快樂的天使,在無人喝彩的舞台上孤獨地成長。

在當時,我不可能跟大人們平等相處,又不屑於與周圍的頑童為伍——他們在我眼中是一群快樂的白癡。在白癡們中間,我像哲人一樣孤獨,加入不了那些膚淺的遊戲。我很奇怪,他們為什麼那麼容易高興起來——而我的心為什麼像一塊石頭?其實,在潛意識中我是很羨慕他們的,隻不過自己做不到罷了。說實話,我也以自己為恥,恥於自己有那麼多的想法,那麼多的憂傷。在孩子們中間,我像成年人一樣生活著,思考著。我簡直懷疑自己的頭腦是別人用舊了的——或者說,我一直沒有忘掉前世,我帶著前世殘留的記憶,度過一個不像童年的童年。我一門心思地盼望著肉體的長大。成年之後最大的解脫就是: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是異類了。我終於可以做一些合乎自己身份的事了。

直到現在,我仍不太敢回憶童年,仿佛怕觸及一塊羞恥的禁地。那時候刺痛過我的事物,至今仍是我的天敵。我一直是在敵意中善待自己的。我給自己樹立了太多的假想敵。我從童年就踏上了精神逃亡之路——所以成年後會像一條漏網之魚暗自慶幸:沒有誰發現我真正的秘密。而我,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原形了,很早就解讀了世界的秘密。那漫長的流亡經曆在告訴我:一位老人,長著一顆童心,會是幸福的——而作為一個早熟的孩子,則是痛苦的。不該知道的你不要知道——否則它們會構成你永久的負擔。我是一個從來就不曾輕鬆過的旅人,從童年到成年,從前世到今生。我一天也不曾輕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