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市流通產業發展簡況;
在中國的國民經濟運行和再生產過程中,城市作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在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人民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李嵐清同誌曾經指出:城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流的中心,並以此影響和帶動農村的發展。流通越發達,城市就越繁榮,就越具有競爭力、生命力和輻射力。而城市流通是全國城鄉和國內外流通的中心,是社會經濟的支柱,是市場和政府調節經濟的樞紐,因此認清中國城市流通業的現狀和趨勢,對於把握整個中國流通甚至經濟全貌,對於進一步滿足國民消費需求,對於研究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城市流通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1.發展的背景和成因;
國民經濟的大發展,為城市流通提供了極好的發展機遇。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經濟走上了騰飛之路,GDP由1978年的0.36萬億元增到1990年的1.85萬億元,2009年猛增到34.05萬億元,是中國經濟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這個速度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的3倍,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高速的經濟增長使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和國家實力顯著提高,也為中國城市流通產業高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商品、設施、科技等良好的基礎。
2.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市民收入的成倍增長增強了城市流通的活力和實力中國政府實施了逐步放開市場、搞活商業的一係列政策,允許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允許外商進入開放城市,允許特區的流通業改革率先試行,放開絕大多數物價管製,弱化政府對市場和企業的幹預等等,基本完成從計劃經濟商業向市場經濟商業轉換的過程;改革也為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持續進步、寬鬆、開放、自由的市場環境。這些政策從體製、商品、市場等諸方麵,解除了對中國城市流通業的禁錮,導致城市流通從業人員、經營網點、商品購銷、服務特色迅速恢複和迅猛增加。市民收入增長迅速,是促進城市流通規模的另一決定因素。
3.買方市場的形成為城市流通產業迅速擴展創造了物質條件告別短缺時代是改革開放20年中國經濟發生的最顯著、最重要的變化之一。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工業、農業等各個經濟領域的巨大潛力,造成流通供應量的急劇增加,主要產品產量與1985年相比均有了持續增長。在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中國的60多萬種商品,除少數品種外,從總體上由短缺轉為過剩。豐富的商品為城市國內外貿易集散創造了物質條件,為衝破計劃分配商品體製和滿足社會需求作出了貢獻。
4.零售、批發市場崛起,為城市流通營造了廣闊空問,民營經濟迅速崛起,成為中國城市流通的生力軍和活力源5.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城市流通產業的發展隨著中國農村經濟的全麵迅速發展,農民人口向城鎮集中,城市化進程隨之加快。城市產業和人口高度集中,規模經濟優勢強,“集聚效應”明顯,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骨幹作用。隨著大城市中心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和輻射能力的逐漸加強,對帶動周邊中小城市和地區的發展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城市化率已達33.28%,中國城市化已經駛入快車道。
6.隨著交通、通訊等環境的改善,我國的城市物流發展迅速,為城市流通產業的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城市物流網絡是中國物流網絡的主體。近幾年來,國家、行業和企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技術,著力於交通、通訊等環境的改善,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物流基礎設施,初步建立和發展了相應的物流設施網絡。許多城市都在建立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物流基地和園區。特別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青島、廣州、寧波等一批大中型城市,發展得非常快。這些設施在城市物流進而在全中國流通產業中的中心作用日趨明顯,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城市流通領域改革成果;
1.1978年至今,中國城市流通領域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概括為3個突破、1個結束、多個創新。
3個突破是指:第一,突破流通無用論、計劃分配、城鄉分管等傳統理念,確立了交換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本來地位,重視市場發育、重視自由流通、重視辦活商業等新價值觀;第二,突破行政性封閉式、壟斷性流通模式,初步建立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內外交融、自由開放的流通體係;第三,突破了商品無檔次、經營無特色、購物無環境的局麵,建立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多業態的模式。
1個結束是指:結束了長期商品匱乏、店鋪短缺、劃片定點、憑票憑證、定量供應、服務缺位的計劃供應時代。迎來了店鋪趨向飽和,顧客購物方便,服務大改觀的商業時代。
多個創新是指:率先在城市報進連鎖、代理、信息、管理、產權製度的創新,流通體製的轉換,市場競爭的深入,強烈地呼喚創新意識,引發了一場流通革命。
2.以城市為主導的大流通格局正在形成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城鄉通開、行業延伸的大市場、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商品流通規模不斷擴大。二是連鎖經營在城市零售業、餐飲業迅速展開。同時,物流配送、電子商務開始起步。汽車代理經營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擴展。二是市場體係逐步擴大。集市、商品城、批發市場、期貨市場、要素市場互為依托,快速發展,形成新型的市場體係。四是新建改建了一批現代化的儲備糧、儲備棉、儲備糖庫和大型批發市場、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