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經營不是一項輕鬆的事情,但是也絕對不是一項繁重的體力活。一個成功的經營者必定不是“事事過問”、“凡事自己來”,尤其是對於那些巨型企業,擁有著上萬名員工,幾十個部門,如果凡事都親自去過問,那是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接受不了的。經營企業的本質就是對人的經營,知人善用、合理地分配他們的職責和任務,是培養經營能力的起點。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親自預先寫好他自己的墓誌銘:“長眠於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事業過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優秀的人。”
管理者在用人時應該堅持“知人善任、人盡其才”的原則,要給予人才廣闊的施展才華的空間,努力做到使每位人才都能人盡其才。隻有這樣,人才才會絕對信任管理者,投桃報李,為管理者盡展其才華。
李嘉誠在總結自己的用人心得時,曾生動地說:“知人善任,大多數人都會有部分的長處,部分的短處,好像大象食量以鬥計,蟻一小勺便足夠。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為原則。就如在戰場上,每個戰鬥單位都有其作用,而主帥未必對每一種武器的操作都比士兵熟練,但最重要的是首領應十分清楚每種武器及每個部件所能發揮的作用……統帥隻有明白整個局麵,才能做出出色的領導和指揮下屬,使他們充分發揮最大的長處以及取得最好的效果。”
綜觀李嘉誠的創業發家史,在他的身邊,總有些德才兼備、忠貞不貳的專業人才在“李氏王朝”的建設中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並得到李嘉誠的賞識和信任。在他組建的高層領導班子裏,既有具有傑出金融頭腦和非凡分析本領的財務專家,也有經營房地產的老手,既有生氣勃勃、年輕有為的港人,也有作風嚴謹善於謀斷的洋人。李嘉誠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的集團能成為縱橫東西的跨國集團,是和他“博采天下之長,而為己用”的胸襟和大膽起用各類人才的能力分不開的。
依借這些人才的力量,李嘉誠“如虎添翼”,在一次次商戰中大獲全勝,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
管理者要盡量掌握員工的特點,並使之得到充分的發揮,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合理安排。那樣,石頭也罷,金子也罷,統統都會成為真正有用的東西。
周恩來總理在人盡其才方麵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由打天下變成了治天下。如何使用那些戎馬一生、功勳卓著的老帥、將軍和民主人士,使其一展其長,為新中國效力,周恩來可謂費盡苦心。陳毅,人稱儒將,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把大上海交給他管理,更能盡其才;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戎馬生涯之餘,喜歡玩玩球,鍛煉身體,當體委主任最為適合;傅作義,這位對和平解放北京有過特殊貢獻的將軍,曾在興修河套工程方麵做過許多工作,由他擔任水利部長,當能勝任;解放前一直拒絕做官的民主人士黃炎培,德才兼備,出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恰如其分……在周恩來的安排下,可謂人盡其才,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當今企業界中,更多的管理者認識到了人盡其才的重要性,並用之於實踐,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老板豐田喜一郎充分信賴銷售專家神穀正太郎,讓其不受任何約束地工作就是一個突出的典型。事實證明,豐田喜一郎是正確的,神穀正太郎無愧為一個銷售天才。他為豐田汽車公司的飛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用盡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且他對豐田始終忠誠不貳。
人盡其才的任人準則在此得到最充分的體現和證明。管理者們應該加以借鑒和應用,以減少人才資源的浪費,促進企業或事業的發展。
一個善於用人,善於安排工作的管理者會在工作中減少許多麻煩。用人,對員工的好員工的壞都要看,不隻看壞不看好。而要看到人家的優點和長處,如果隻看缺點那任何人都不能用。看員工的好,用員工的長處和優點,不要用員工的缺點,有缺點可以告訴員工如何改,使每一個員工都能發揮所長,各得其職。
考察一個人的才能,不僅要聽其言,而且要觀其行,不為耀眼的文憑和浮誇的口舌所惑。有的管理者不願意看到員工們的缺點,認為一個人的缺點會削減他的能力。其實不然,公司裏每一個人都能毫無保留、完全暴露自己的缺點,是一件好事。這也是識別人才的大好時機。世上成千上萬的管理者失敗,都是壞在他們把許多不適宜的工作加在下屬的肩上,也不去管他們是否能夠勝任,是否感到愉快。
能力黃金律
人才是成就事業的關鍵,合理地使用人才才能使事業興旺。任何一項事業的成功,沒有人才的輔佐是不可能的。自己掌握的人才,要充分發揮他們的所有潛能,讓他們把自己最大的力量用到你的事業中去,隻有如此才能不浪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