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競爭的對手越來越多,競爭的手段越來越高,能否在競爭中勝出,從根本上要取決你自身的競爭力強弱。競爭力強的一方,必定能夠占據優勢,在競爭中勝出;競爭力弱的一方,隻能莫甘拜下風,被無情淘汰出局。
現實不同情弱者,市場不相信眼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殘酷的競爭麵前,隻有不斷地提高自身各方麵的能力,才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與對手過招時占據先機,穩操勝券。
一位搏擊高手參加比賽,自負地以為一定可以奪得冠軍,卻不料在最後的競賽上,遇到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雙方皆竭盡了全力出招攻擊,搏擊高手警覺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往往能夠突破自己的防守。
他憤憤不平地回去找他的師父,在師父麵前,一招一式地將對方和他對打的過程再次演練給師父看,並央求師父幫他找出對方招式中的破綻。
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道線,要他在不擦掉這條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
搏擊高手苦思不解,最後還是放棄繼續思考,請教師父。
師父在原先那條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較之下,原先的那條線看來變得短了許多。
師父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重點,不在於如何攻擊對方的弱點。正如地上的長短線一樣,隻要你自己變得更強,對方正如原先的那條線一般,也就無形中變得較弱了。如何使自己更強,才是你需要苦練的。”
大自然的法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在是競爭時代,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人們所欣賞的那些成功人物都是通過競爭和不斷地創新而逐漸脫穎而出,成為各個領域的佼佼者的。
天才人物並不是天生的強者,他們的競爭意識與自我創新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的奮鬥逐漸形成。通過學習,誰都能有膽有識,敢於競爭,敢於拚搏。
不要因為弱小而不敢與人競爭,也不敢輕易創新。弱者有自己生存的方式,隻要相信弱者不弱,勇敢麵對敵人,我們同樣能培養出競爭意識和自我創新力。
從香港漁村南丫島闖到好萊塢的國際影星周潤發,曾從事過不少現在年輕人嗤之以鼻的工作,他以親身經曆向年輕人說明,職業無分貴賤,要學習適應逆境。
周潤發說:“工作無分貴賤,我做過電子廠的信差、門童與雜工,日薪8元我都做過。電視台第一份合約月薪500元,第二年700元,最紅時拍電視劇《狂潮》,月薪也隻是700元。那又怎麼樣?有工作寄托起碼有奮鬥心,不要說‘貢獻社會’那麼偉大,但可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工作是人生經曆,我的工作經曆對演藝生涯十分有幫助,每個行業的人都要靠經驗摸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