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田辛甫年譜(1)(1 / 3)

1911年辛亥1歲

2月28日,出生在直隸省(現河北省)大名縣樊河道村一個農民家庭。

起初家境殷實,祖父田體讓為前清秀才,育有四子。

父名田珂,字雙鳴,擅畫戲出。伯父田玠,字維禎,亦是前清秀才,好喂鳥,自己用竹子紮鳥籠,籠頂常畫“萬”字不到頭圖案,還能畫蝴蝶和花卉。父親除參加勞動和副業生產,會畫戲劇人物,並利用農閑以單線手法刻製木板人物。其筆下的人物,多是《三國演義》《水滸傳》《包公案》《楊家將》等古典小說中的忠臣、武將和俠客等,很少畫仕女。農忙過後,就開始刻製木板燈籠畫。先印出黑線輪廓,再用洋紅、洋綠和槐花熬成的黃色上色。燈籠為長方形,四麵可畫兩出戲。春節前後,到集市出售。

受父輩和附近各村寺廟壁畫影響,幼年即開始迷戀繪畫。

民國初年分家,家道逐漸衰落。

1918年戊午7歲

先後跟四叔田埗和田國藩先生在本村念私塾,釀名田宗仁。四叔擅長工筆重彩花鳥畫,他給每個學生都畫個裝書和紙張的書掛。書掛有圖案,實用美觀。日後走上花鳥畫之路,啟蒙自此開始。由於家長和先生怕學生耽誤學業,畫畫是禁止的。因此,畫畫隻能偷偷進行,先生一來就鎖起來。那時,使用的繪畫材料,通常有紅土、木炭和白灰。又一次,在自家磨坊牆麵畫滿了《老包賠情》《打黃蓋》等劇目中的人物。

一位名叫康三的畫匠,畫的寺廟壁畫水平很高。族裏所畫家譜上麵,有牌子、門樓和獅子,以及樹木花草。再把去世前輩姓名按輩次寫在上麵。後來,按照康三的樣式,亦無代價地為人畫過家譜。

自家家譜

1924年/甲子/14歲

能背誦《詩經》《禮記》《書經》《中庸》和半部《左傳》。

四叔不僅畫畫,還是三裏五村有名的武師。“六部拳”是家鄉古老拳術。白天在私塾念書,晚間習拳。

娶孫祥為妻。妻年長5歲,屬馬。聽從內弟孫錦(字秀士。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被國民黨殺害,烈士。編著者注)棄私塾上學堂的主張,到西司莊姥姥家讀了數月國民小學堂。

1925年/乙醜/15歲

考入大名縣一高,美術教師為後來的著名畫家端木夢錫先生。所畫第一幅作品,為蝴蝶在草地上飛舞,並在校內展覽。

端木夢錫(1900~2000),畢業於京華美術專科學校。擅花鳥。20世紀50年代中期作品《紅梅》被選送蘇聯展出,並在《人民中國的美術》畫刊發表。蜀葵》先後在巴黎、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展出。“文革”結束後,應邀到新加坡和日本舉辦個展,還應邀到國家文化部從事國畫創作。出版《端木夢錫畫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武漢市文聯委員,江漢大學藝術學院名譽教授。編著者注。

秋,考入大名縣省立第七師範學校附小,美術教師為劉和璧,跟其學過鉛筆畫和擦筆畫。

1927年/丁卯/17歲

考入河北省立第七師範學校,校長為謝台臣(以下,簡稱“七師”。編著者注)。起初,美術教師為劉上翔,擅長國畫。“七師”氛圍寬鬆,馬列主義公開在學校傳播,開始接受進步思想。

1928年/戊辰/18歲

在學校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中國反帝大同盟。

1929年/己巳/19歲

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長女淑芳出生。

1930年/庚午/20歲

秋,因參加學潮被捕入獄。出獄後,被校方開除。

1931年/辛未/21歲

2月,次女玉先出生。

春,受地下黨黨組織派遣,到山東省南館陶鎮縣二高任美術、體育和音樂教員。謝台臣複任校長,遂返鄉複學。

1932年/壬申/22歲

“七師”更名為河北省立大名師範學校。

寒假期間,得學生自治會通知,在校生開學後一概不要入學。旋即,又受黨組織派遣,到河南省內黃縣東莊鎮第二高小任美術等科教員。暑假前,再次複學。

此時,白壽章先生受聘來此任美術教師,先生曾研究過徐青藤、八大、任伯年、吳昌碩和齊白石等大師的藝術,頗有造詣。學校有高師、初師共十幾個班,每班每周有兩節美術課,均由白壽章先生一人擔綱。先生親自編寫教材,繪製畫稿,動手刻寫鋼版,油印講義。還將一部分自編自畫的簡筆人物、花鳥畫稿石印成冊。許多學生課內學畫,課外找老師指導,漸成風氣。此間,加入白先生成立的中國畫研究組。研究組吸納繪畫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並利用課餘專門輔導。此外,在學校還舉辦各式各樣繪畫展覽,並出版《大名師範校刊》,選取優秀美術作品發表。數十年後,田辛甫在回憶文章中寫道:“……在白老師的指導下,打下中國畫的初步基礎。”